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

理论

“体系化”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05-18 08:04:37

责任编辑:黄馨月


面对“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这个时代课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接续奋斗的历史交汇期,健全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和考评体系,持续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改革红利转化为城乡基层治理实效势在必行。


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基层治理战斗堡垒。城乡基层治理“端口”多,只有健全领导体系和组织架构,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力。一是建立“四级”组织机构。聚焦城乡基层治理目标任务,建立市委指挥部、片区联络站、乡镇(街道、部门)办公室、村(社区)工作队“四级”联动组织体系,尤其要坚持“地域相邻、联乡成片”建好片区联络站,推动形成“市委抓总、片区督导、乡级统筹、村级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挑选“精干”工作力量。“组织机构设定后,干部配备就是决定因素”。要通过好中选优,挑选一批精干力量到指挥部办公室及片区联络站,每个乡级单位明确1—2名专职干部,每个村(社区)选出不少于辖区小组数的工作队人数,分层落实工作职责。三是加强“配套”基本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推动城乡基层治理不仅要解决好“有人办事”问题,还要解决好“有钱办事”问题,特别是对新建的城乡基层治理工作联络站,要因地制宜解决好办公场地、工作经费等基本保障问题,让每个联络站轻装上阵、专注治理、抓好督导。


健全运行体系,确保基层治理高效推进。“两项”改革后,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稍有“走神”就会“失之千里”,必须建立一套务实管用的“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末交账”闭环运行管理体系。一是研制“大处方”统筹推进。紧密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四城”同创等工作,贴近基层需求,顺应群众期盼,研制实施方案,设置任务清单,创新实践载体,建立月度工作销号办法,通过“村(居)民说事会”等方式,广泛凝聚基层党员干部及群众对本地治理的共识与合力。二是突出“小版块”精准施策。城乡基层治理工作既不能泛泛而谈,更不能心无重点,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置城市小区、乡村边界、新村聚居、务工飞地等“区域版块”治理模型,对应研制方案,明确治理重点,优化工作路径,细化推进措施,确保开好“小灶”、精准治理。三是培树“取经点”示范带动。“抓两头带中间”是推动城乡基层治理的良方。要结合做好乡镇行政区划、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选取一批不同功能模型的乡镇、村(社区)创建基层治理示范点,为面上工作提供可复制的参照“模板”,致力推动城乡基层治理晋位升级。


健全考评体系,形成基层治理倒逼效应。城乡基层治理贵在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考在平常,必须充分发挥好考评这个杠杆作用。一是从落实“1+4”责任入手。责任是一种担当,有担当就有作为,城乡基层治理更应全面落实好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分管领导、班子成员、责任人员“1+4”工作责任,集聚齐抓共管合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好局、见实效。二是从推行“星级”管理着力。城乡基层治理涉及各个行业领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必须站在全局“一盘棋”的高度,科学设置以积分为量化手段的“五星级”管理指数,纳入年度目标绩效管理,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重要内容。三是从坚持“双向”发力落实。始终注重正向激励、反向问责,凡是城乡基层治理成效明显的单位及个人,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反之则打破常规、从严问责,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土壤,推动本地城乡基层治理全面见效。


来源丨四川新闻网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