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首页

常山狩猎属雩泉

时间:2018-07-15 09:16 来源:0

——山东访苏轼之二 

眉山网记者 吴晓斌 文/图

res01_attpic_brief.jpg

雩泉亭近观。

 res04_attpic_brief.jpg

雩泉清音。

 res07_attpic_brief.jpg

苏轼雩泉碑记。

 res10_attpic_brief.jpg

苏轼《密州出猎》遗迹。

 res13_attpic_brief.jpg

常山花径。

 res16_attpic_brief.jpg

《苏轼密州行迹图》长廊。 

  在超然台上体味过苏轼“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闲适写意,感叹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生哲思,今天我们走进山东诸城(宋称密州)常山,零距离触摸苏翁“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壮志凌云。

  千骑卷平冈

  常山不高也无名,是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山,但因为有了一次非同寻常的打猎,山也平添了豪迈的气概,现已成了诸城的一座文化名山。

  在密州任职的第二年(1075年),一天秋高气爽,苏轼和同僚们一起去常山黄茅冈打猎。骏马奔腾,旌旗猎猎,雄鹰盘旋,猎犬争先,而马上的苏轼则一扫知密州以来的低沉,时而扬鞭催马,时而张弓远射,“千骑卷平冈”,像当年孙权射虎那样壮心不已,豪情满怀。这首千古绝唱《江城子·密州出猎》应运而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而这首《江城子》一出,豪放顿开。自此,唐宋诗词史被掀开了新的一页。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也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那么,词中打猎的围场在哪里呢?

  查典阅籍,只知常山在诸城南二十里处,苏轼围猎之场,理应在常山之上,决定前往一探。

  经一热心人指点,从诸城乘坐公交,往南而行,半小时光景,到得常山文化博物馆。进馆转悠半天,未曾看到与苏轼有关的纪念之处。后从一环卫工人处得知,我要找的东坡猎场在围墙之外,看来走了不少冤枉路。抹了抹骄阳下的汗水,继而泰然:吹笛击鼓之欢呼,扺掌顿足之呐喊,风驰电掣之追逐,怎能囿于这围墙之内?

  出门沿山道蜿蜒而上,山风徐来,热浪渐消,但北方的烈日,让我实在有些把控不住。蔫蔫行至半山,竟然野花遍布,山道变成花径,在这干旱少雨的鲁地,宛若世外桃源。忽闻甘甜之气,不知来自何处。行至不远,见一老者,憩于吊床之上,怡然自得,面前是数十亩桃园,硕果满枝,鲜红欲滴,甘甜之香香远益清。待到来年满山桃花,更是一番别样风景!老人姓杜,世代祖居于此,经营这片桃林,更守护那片遗迹——在老者吊床的背后,竟然就是苏轼猎场!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祭常山回小猎》)不知不觉,我已走到当年苏轼狩猎的黄茅冈。

  我从蜀地千里万里奔赴齐鲁找寻的“东坡狩猎处”,再没有弓鼓齐鸣万马奔腾的热闹场景,就这样静静地呈现眼前。这里地形平缓,灌木丛生,黄草遍地,的确适合纵马围猎。站在猎场,默诵着《密州出猎》,似乎还听得见千年前的猎猎风声、嘶嘶马鸣,看得见锦帽貂裘的苏轼挽弓骑射的飒飒英姿。他那豪放进取的精神,是一种让人心灵长翅膀的思绪,让百转千回的人生充满着希望。

  举酒属雩泉

  苏轼为什么如此兴奋?是因为他的祈雨成功,更是因为他的百姓有救。

  早在苏轼之前,常山就因“雨”而名。据《唐十道四蕃志》记载:“密州常山,齐时祈雨常应,因以得名。”沿苏轼猎场前行不远,便是因“山”而名的雩泉亭。

  鲁地多干旱。在密州,肩负知州职责,苏轼同在陕西凤翔太白山祈雨一样,曾多次登常山,按照当地风俗,率吏民群众前往祈祷,并先后写了6篇“祭常山文”。

  熙宁八年(1075年),又逢春夏连旱,百姓苦不堪言。苏轼到古泉祈雨,老天果然下了雨,当地百姓认为神人,半年不落雨,苏轼去求雨,老天就下雨。苏轼感念古泉祈雨得验,故以“雩泉”名之(古代祈雨曰“雩”),并斫石为井,在常山北麓建“雩泉亭”,以保护此泉。苏轼为百姓寻得一处水源,使抗旱救灾取得实效。

  祈雨成功的苏轼自然喜不自胜,在黄茅冈围猎就是一种庆贺方式。

  此后,苏轼每到常山,必到雩泉,并为雩泉作《密州常山雩泉之记》:

  常山在东武郡治之南二十里,不甚高大,而下临城中,如在山下,雉堞楼观,仿佛可数……东武滨海多风,而沟渎不留,故率常苦旱。祷于兹山,未尝不应。民以其可信而恃,盖有常德者,故谓之常山。熙宁八年春夏旱,轼再祷焉,皆应如响。乃新其庙。庙门之西南十五步,有泉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兹山之所以能常其德,出云为雨,以信于斯民者,意其在此。而号称不立,除治不严,农民易之。乃琢石为井,其深七尺,广三之二。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雩泉……

  在调离密州临行前,又写下了《留别雩泉》诗:

  举酒属雩泉,白发日夜新。何时泉中天,复照泉上人。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还将弄泉手,遮日向西秦。

  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赴登州(今山东蓬莱)路过密州时,三写雩泉,留下了《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

  伛偻山前叟,迎我如迎新。那知梦幻躯,念念非昔人。江湖久放浪,朝市谁相亲。却寻泉源去,桃花逢避秦。

  对雩泉眷恋之情,跃然笔下,亦被后人刻于泉边石上,供游人诵读。如今雩泉尚流,其底呈方形凿痕宛在;雩泉亭几经损毁,现已重建。

  记者寻至雩泉亭之时,适逢当地电视台在此拍摄纪录片。飘逸高人坐石弹琴,亭里亭外万籁清音,时而如秋风入松林一样清朗,时而似悬崖泻瀑布一样冷绝,琴声悠远,余音袅袅。东坡好古琴,曾作《舟中听大人弹琴》;“三苏”都是弹琴高手(《历代琴人传》引《琴经·大雅嗣音》:“古人多以琴世其家,最著名者……眉山三苏”),知有知音到此,吟风调雨顺,抑或抚琴一曲?

  蜀客苦思归

  苏轼抚琴,一定会拿出他家珍藏的那把唐代名琴——“雷琴”,吟唱他的“密州三曲”,一首“中秋词”,一首“悼亡词”,一首“豪放词”,皆是既开创先河又流传千古之作。

  苏轼抚琴,一定还会铿锵一曲高山流水,轻抚一曲思乡之情。苏轼在密州,于公务闲暇之余,常常流连于山麓、清野之间,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行踪遍及密州各县,诗文唱和高天流云。

  苏轼登山,遐想连篇。熙宁九年(1096年),苏轼在登上常山山顶之时,写下一首《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西东南北“望”遍了密州景色之壮丽,也流露出“人生如朝露,白发日夜催”的感慨和思归情愫。

  苏轼的思乡之情,更多地表露在密州境内的另一处山峰——“障日山”。障日山位于诸城东南25公里处,因其山东面上午十点以前不得见日光而得名。在密州期间,苏轼登临障日山,见其状类峨眉,于是乎勾起了这位蜀客的思乡情,情不自禁,吟出了这首《卢山五咏·障日峰》:“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名叫障日,唤作小峨眉。”由此,“障日山”又被称作“小峨眉山”。

  对这座寄托了思归心意的“小峨眉山”,苏翁每每在诗作中提及。如《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中的“东望峨眉小,卢山翠作堆”;阔别密州十年后再次路过密州,写作《次韵徐积》中的“海人入梦方东去,风雨留人得暂陪,若说峨眉眼前是,何处故乡不堪回”诗句,无一不抒发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出生在峨眉山下的眉州,苏轼对峨眉的山和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先生心中就是家乡的代言,所以峨眉山的形象常在其诗文中出现:或为国家民族的象征,或为诗人的自况,喜怒笑骂,寄情抒怀,情系峨眉,至深至切。此外还有类似的如《南康望湖亭》《送运判朱朝奉入蜀》《寄黎眉州》等一大批作品中都有“小峨眉山”的影子。甚至东坡去世后葬在河南省郏县的地方,也叫小峨眉山。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安排,已经不重要,对于苏轼来说,那片嵩山南麓的小峨眉山水,也许就是诗人高贵精神的理想归宿。

  是啊,“何处故乡不堪回”。如今,在常山东侧文博苑的外墙上,诸城人民用1000余平方米的《苏轼密州行迹图》大型墙绘壁画,再现了苏轼在密州的历史场景,定格了苏轼和密州的情怀链接。

  如果说,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那密州就是他一生的重要起承。密州不仅有苏轼无法泯灭的记忆,更是他文学上的新高。那些蕴含美感和哲思的诗词,有着“诗酒趁年华”的清新,也有着“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清风,更有着“但愿人长久”的清韵。

  思乡和思亲,那是豪迈苏轼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此刻,他动身前往济南——弟弟苏辙做官的地方,希望兄弟相聚,却再次寻访不遇……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