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9-27 09:35:42
责任编辑:雷尧
眉山网记者 王琴 文/图
编者按:
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上,全国各地的农民用多种形式庆祝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在这片弥漫大地的喜悦背后,有我们不能忽视一个群体——农技员。是他们的默默辛勤付出,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让一片片寻常土地生出了金疙瘩,让一个个农家绽开了幸福花。
近年来,东坡区农业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全区水果种植面积达到43.8万亩,总产量57万吨、总产值32.8亿元。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约50万亩。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在东坡大地上,涌现出一大批服务一线的农业技术推广员,他们的工作职责是让农民掌握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工作环境是东坡区的田间地头,他们不计回报,不言苦累,敢于承担,是农民致富的贴心帮手,是农业科技成果飞入果农家的方向标。
截至目前,东坡区有387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他们用自身技术,造福一方群众,为东坡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东坡农村有了新的面貌,同时,也培育了许许多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扎根泥土地 为农散芬芳
作为评委,黄长征正在给果品打分。
黄长征参与果品评选现场指导。
9月15日,小雨淅沥,黄长征打着雨伞,走进东坡区广济乡鸭池村农户柴刚家的果园。望着在雨水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果树,想着果品品相好,今年农户一定能卖上好价钱,黄长征心里满是欣喜。
黄长征,东坡区广济乡农业服务中心发展部主任,高级农艺师。他扎根泥土,开展农技服务35年。他把心贴在农民心上,把事干到田间地头,用自己出色的业绩、良好的形象凝聚了民心、赢得了口碑。
探索学习 提升农技服务能力
黄长征是土生土长的广济人。1983年高中毕业,16岁的他自掏腰包到农业技术干部学校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柑橘技术培训,随后应聘成为乡上一名果技员,也正式开启了自己为之奋斗大半辈子的事业。
“我的工作主要是教农民如何种树、增产、增收。”黄长征回忆,上世纪末,他在外地学习到柑桔树的简易修剪法,想引进广济乡,但许多果农怕影响收成,都不赞成。当时,他用了两年时间试验。事实证明,通过简易修剪法成长的柑桔树不仅产量没有降低,反而高产,柑桔外观、口感等品质都属市场上品。而看到实验结果后,当年该乡大部分果农开始运用此项技术。
尝到了运用新技术给果农增收致富的甜头,1995年,黄长征又带领广济乡农户到成都、山东等地引种桃梨等小水果。同时,他刻苦钻研,破解难题,为广大果农解决了桃树引进初期经常“患病”的困扰,保证了该乡桃子产业持续发展。
此后,面对全区水果种植面积增大,水果效益有所下降的情况,为帮助果农增收,2015年,黄长征带头在广济乡丛林村探索留树保鲜技术。成功运用该技术后,每年能为广济乡留树保鲜6000多亩,每亩每年净增收1500多元,每年为该乡果农增收900多万元。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进步,经过35年的辛苦付出,黄长征不仅成为全区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还带领十多个当地的土专家取得了“农技员”“助理农技师”“农技师”等技术职称,为当地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坚守信念 奉献基层助农增收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员,需要坚持和默默的付出,更需要对农技工作的真诚的热爱。黄长征始终认为,“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装满多少对农民的真情。”
2015年,广济乡3000多亩果树受毒嫁接膜危害,严重掉叶,濒临死亡。彼时,黄长征挨家挨户查看情况,每天天不亮就去往现场,根据果树情况查找解决办法。同时,积极协调农资商与果农之间关系,帮助果农减少损失。最终,在他的努力下,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2016年,黄长征被抽调到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刚刚就任,就遇到岷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当年3月栽植的沃柑(30厘米高)苗因施肥不当伤根的情况。他深入现场调查,并通过技术指导,使该公司栽植柑橘小苗在两年半达到亩产4000斤以上。这次成功经验,吸引了全市及全省5000多人次前往参观学习。
此后,凭借多年经验积累,他参与编写了《杂交柑橘管理技术手册》《眉山市杂交柑橘栽培管理实用技术》,提供给全市柑橘种植者,提高全市柑橘管理技术水平。同时,他还专门为贫困村开展贫困户产业脱贫技术培训。
如今,黄长征仍然不忘初心,一如既往抓柑橘品种改良,致力水果技术培训,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他说,“现在东坡区非常缺乏水果技术人才,我打算把有技术的人才集中起来,推广栽培、防虫等技术,继续发挥余热,服务三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