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东坡区

>

新闻中心

东坡区:从量到质 转变水稻种植模式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1-16 11:20:29

责任编辑:罗思源


1 (2).JPG

  李相德对合作社安装的日加工能力120吨的精米加工生产线仔细检查。

  眉山网记者 张忠苹 文/图

  “今年我省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格下降了,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格为1.26元/斤,比2017年下调了0.1元/斤,如果按照亩产1300斤计算,农民每亩将少收入130多元。”近日,记者来到东坡区悦兴镇金光村“好味稻”合作社,正在加紧烘干稻谷的东坡区种粮大户李相德面对满仓粮食,却一点也不着急。

  “我们合作社这几年流转土地已经快40000亩了,以前认为国家有最低保护价格收购稻谷,一味的只追求产量,重量不重质,导致了现在人们都不吃本地的大米了。如果按照今年最低收购价格每斤1.26元出售稻谷,再加上今年农资和人工齐齐上涨,肯定没有多少的利润。”李相德说。

  “多亏在市农业局的指导下,我们从前几年就转变了种植模式,开始优质稻的种植,每年选育50余个水稻优质品种,并建立优良品种示范基地,年底对选育的品种进行评比。大力推广‘好吃的大米’广泛种植,从量变到质变,我们的稻谷现在是供不应求。下一步我们将加工成大米,每斤能卖到5元呢。”李相德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今年他将改变农业经营策略,从卖稻谷转型卖大米。

  在合作社总部的基地里,27台烘干机正在加紧烘干水稻,不远处调试人员正在对一台日加工能力120吨的精米加工生产线调试中。李相德指着正在加紧建设的精米加工厂的设备,告诉记者:“这套大米加工设备投入了600多万元,日加工能力可达120吨,不久我们就可以卖大米了,我们还申请了商标,并且现在我们也用上了网上营销手段,线上线下一起推广我们合作社的产品,我们延长了稻谷的产业链,每亩就可以多赚一千多块钱了!”

  事实上,积极种植优质稻,并拓展销售渠道已是今年眉山粮食产业的一个新特征。据眉山市农业局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贾现文介绍,近几年眉山市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企业和合作社抓订单,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开发模式,推动了眉山粮食的发展,通过推进“大园区、小业主”全程托管、土地股份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探索形成了“两主体、四中心”水稻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不仅让农户分享了各环节增值收益,也为优质稻生产注入了新活力。

  眉山市以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为重点,着力打造全市优质水稻示范功能区,在通济堰灌区、黑龙滩灌区、青衣江灌区等生态较好地区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加大推广优质水稻新品种、保优栽培技术,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打造特色优质稻米品牌。2018年,全市优质水稻面积达到116万亩,占全市水稻面积的6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其中国标二级以上优质水稻面积40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22.2%。如今种植优质稻,已成为眉山市农民种植的主流。

  “现在的新型农民正在经历一个转变,是一个量与质的转变。如今,国家稻谷托市收购价格已从前年的1.38元/斤降到了今年的1.26元/斤,收购价格变化的背后是一个新趋势,市场正在倒逼我们发展优质稻,走精深加工路线。”贾现文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