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记者 陈燕利 文/图
瓦屋山自然保护区环境问题2017年初曾经被列为全省挂牌督办十大案件之一,按照保护环境的要求,当地迅速启动整改措施,如今整改将近一年,记者再次走进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实地了解整改情况。
1月15日一早,记者来到板凳河水电站,只见水电站的所有发电机械、抽水钢管等设备已经全部被拆除完毕。在水电站一旁,昔日一到冬天就面临干涸的河水也再次流动。“机械、输电设备以及抽水管道已经全部拆除,水流也回归自然河道,目前,整个自然保护区没有违建项目了。”瓦屋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杨春告诉记者。
瓦屋山自然保护区涉及水电站30座,其中核心区20座、缓冲区7座、实验区3座,按照整改要求,核心区和缓冲区27座水电站需拆除,实验区3座水电站需整治。2017年6月30日,30座水电站全部关机停产。截至目前,核心区和缓冲区27座水电站已全部完成整改退出,实验区3座水电站正在评估复核。眼下,当地正在按照实际情况对厂房进行科学妥善处理。
拆除的厂房及停止采伐的矿山需要进行植被恢复,一开始洪雅县就以“边拆除、边恢复”为原则,进行生态恢复。近段时间,瓦屋山连续降雪,气温骤降,恶劣的气候环境会不会对之前已经栽种的植被造成影响?为此,瓦屋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还发动了保护站的护林员到各个植被恢复点进行巡查,为来年开春之后的植被恢复做打算。
据悉,为在保留山体和地形原貌的基础上恢复植被,洪雅县拨付了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植被恢复,并且选择了耐寒的箭竹、扁竹根、蕨类等植物分高、中、矮三个层次进行栽植。截至目前,保护区内14家矿山企业已全部退出,52个矿硐全部永久性封硐,涉及的294亩矿山迹地植被全部恢复,植被恢复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