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洪雅县

>

新闻中心

洪雅:专注绿色有机农业 做强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1-23 10:24:27

责任编辑:赵娜娜


  李勇军 眉山网记者 陈燕利

  深冬时节寒意浓,但走进洪雅县,农业产业基地处处被绿意浸染。作为国家生态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近年来,洪雅县依托自身实际,找准突破方向,大胆改革创新,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做靓绿色有机品牌,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生态循环

  构建绿色有机产业体系

  在该县中保镇种养循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一个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宽阔的生产便道、笔直的田间道纵横交错,清澈的溪水在水渠里缓缓流淌,三三两两的工人正使用管道向田里喷洒沼液。

  “园区内每隔50米便设有一个有机沼液肥输送管道接口,沼液是从东岳镇蒙牛现代牧场产生的粪便经沼化处理后,通过输送管道以全密闭方式跨过青衣江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农民可以随时取用,真正实现了‘畜—沼—田’循环综合利用。”该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巧妙地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高效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养殖污染,减少了化肥用量,提高了产品质量,真正实现了绿色、生态。

  作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全省畜牧业重点县,要实现生态建设的目标,重中之重就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为此,自2011年以来,洪雅县便开始坚持“种养平衡、循环发展”的理念,以现代牧场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沼液种粮、种草、种菜等循环发展路径,投资6000余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超亿元,铺设管道600多公里,建成种养循环示范区6万亩,每年可消纳沼液35万吨,既解决养殖污染问题,又变废为宝促农增收,成为全省循环经济典范。

  “通过种养循环,洪雅在畜禽养殖粪污利用上找到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好路子,实现了‘一突破、二降低、三促进’。”洪雅县农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突破”:突破了畜牧业污染治理难的瓶颈;“二降低”:降低了化肥使用量,循环园区基本实现了化肥零施用,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三促进”:促进了种植业的绿色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促进了生态改善,确保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到位。据测算,该县种养循环示范区农业经营每年每亩节本增收约500元。

  不仅如此,洪雅县还紧紧围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要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基础。目前规划有机茶生产基地25000亩;在中保镇、三宝镇、瓦屋山镇、高庙镇规划建设有机蔬菜基地5000亩;在中保镇、洪川镇建有机藤椒生产基地3000亩;在中保镇、东岳镇建有机水稻生产基地2000亩。

  瞄准高品质

  叫响绿色有机农业品牌

  茶叶,是洪雅县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17年,洪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13元,其中仅茶叶一项就贡献了5600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洪雅茶园达到28万亩,面积位居全省第二。然而,洪雅茶产业仍然面临着品牌不响、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问题。如何破局?洪雅县按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打造食品饮料万亿级支柱产业”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一杯茶”工程的要求,瞄准高品质,在生态和有机上做足文章。

  “要做到高品质,安全是前提和保障。”洪雅县农牧局负责人介绍,洪雅主要从三个方面保障茶产品的质量安全。政策上强化引导,2018年初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全县范围内严格控制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全面推广有机肥和生物农药的意见》,并对申报绿色、有机的茶叶基地在认证费用上给予补贴;技术上,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全面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两大行动;同时,依托专业公司开展社会化服务,让管理更专业、更科学、更有效。

  在此基础上,该县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市场打造高品质茶叶。经过几年努力,洪雅全县有机茶认证面积已达7800亩,雅雨露黄甲山茶业基地更通过了欧盟、美国、日本和国内有机茶认证。该县农牧局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下一步,洪雅县将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高端茶园,3年内建成有机茶基地5万亩、认证有机茶3万亩,力争建成全省有机茶第一县。

  事实上,茶产业走高品质发展之路只是洪雅农业产业转型提质的一个缩影。截止到目前,洪雅全县已有12家企业、26个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近万亩,并成功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是我市唯一一个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县。坚持高品质发展、品牌化营销,这有效促进了洪雅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也促进了洪雅由“农产品大县”向“农产品品牌大县”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