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彭山区

>

新闻中心

一个市级贫困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8-28 11:00:37

责任编辑:雷尧


1副本.jpg

  景观大道施工现场。


  见习记者 王琴 文/图


  5月10日,天空飘着小雨。在眉山农业嘉年华旁边的一条泥泞村道上,彭山区公义镇镇长张敏正和该镇新桥村党支部书记袁林畅谈新桥村的发展规划。


  “再过几个月,面前这条泥泞村道将不复存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将是一条宽8米的旅游景观大道。”张敏介绍说,镇里还将投入1400万元,在新桥村集中打造三条路、三座桥和一个通济堰带状公园。


  如何抢抓深化农村改革机遇,实现乡村振兴?为此,新桥村盘活村上的闲置资源,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让该村从农村向景区转变。


  在“破茧”中找准发展“新资源”


  作为曾经的市级贫困村,新桥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6000元,农民人均年收入0.9万元。该村地处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眉山农业嘉年华的辐射区,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如何将这些优势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新桥村“破茧”的关键点。


  当天,记者一路驱车来到新桥村,沿途绿树掩映,空气清新。经过一段坑坑洼洼的小路,挖掘机正在道路两旁平整土地。不远处,一排闲置荒废的瓦房,被1米高的围墙隔离。“这里便是去年8月关停的牛棚,占地5亩,目前正在扩宽牛棚外的村道。”袁林介绍说,按照规划,下一步将建“牛栏庄园”,将牛棚打造成旅游景观节点。


  在新桥村,像牛棚一样被闲置的资源还有砖厂、学校等。为了让这些闲置的资源“活”起来,早在去年8月,该村专门成立了新桥经济合作社,负责打理村集体经济,通过开展清产核资,把分散、沉睡的资源转化为资产,废弃的砖厂、关停的牛棚、闲置的农房整合到合作社,将村民变为股民。


  在“化蝶”中做美乡村“新面貌”


  雪白的墙、青色的瓦、古朴的门窗、绿油油的草坪,一条条石板小路通向一个个院落,清澈干净的通济堰河水从这一排小院门前流过……如此幽静又充满诗情画意的院落,正是新桥村打造的首期民宿。


  几个月前,这里杂草丛生,几栋闲置的民房矗立其间。为了变废为宝,打造乡村旅游,新桥经济合作社相继完成了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等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同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按照旅游元素进行整村打造。


  按照“一水串十景”发展思路,新桥村向全省推广“牛栏庄园”“堰上红砖”“何家院子”等旅游项目,吸引了30余家公司前来洽谈。今年5月6日,该村就引进了5个旅游项目,近千亩土地被流转。一批有实力、有情怀、有品质的业主入驻新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发展动力。


  项目的落地不仅打破了新桥村土地“零流转”的历史,而且给村民们带来了致富的希望。“项目进来了,村庄变美了,大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舒坦。”看到这些项目开始进场施工,村民们欣喜万分。


  “牛棚庄园、堰上红砖、何家院子、禅隐居等旅游景点,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打造,在发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不断寻求富民强村之路,实现乡村振兴。”张敏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