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0-29 08:49:22
责任编辑:雷尧
彭山区深入开展“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改革,聚力营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
眉山网记者 唐晓征
如何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好办事,更舒心?
作为眉山融入成都一体发展的“桥头堡”和“北大门”的彭山,一直将营商环境优化放在“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的思想高度与“建设开放发展先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推动。尤其是近年来,以“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先手棋,彭山打出了一系列思路新、举措实、保障到位的政策组合拳,聚力营造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
数字化提升效率
线上办事有速度
近日,彭山人曾建伟打算给自己的家庭农场注册企业名称,他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惊喜地发现,自助服务机不仅能一目了然地查询到办事清单,还能在线申报。
在综合受理人员的引导下,曾建伟在自助服务机上填写好申请表、提交个人股东身份证复印件后,便完成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的申报流程。“感觉很快很有效率,真正方便了办事群众。”曾建伟说。
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围绕这一目标,自2017年4月起,彭山开始推进“互联网+党务政务服务”工作,相继打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具特色的网站、APP、自助服务机等多种办理终端平台,实现了网上查询、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缴费、审批进度查询、电子监察预警等全功能运行。
记者浏览彭山区党务政务服务网看到,网站页面简洁、操作简单、功能健全,含72个部门、1261个事项。用户只需一次注册,即可全网通办。彭山服务APP囊括企业办事32个大类、个人办事30个大类,并开通了代人办事、网上预约与网上申报功能,满足了群众“不出门办理简单事项”的愿望。
“用互联网思维改革服务模式,以数字化提升服务水平,基本实现了‘一网一号一门一窗’的服务模式。”彭山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周明强进一步解释说,区党务政务服务平台作为“网上服务窗口”即“一网”;公民身份证号作为网上办事的基准标识(企业则以社会信用代码)即“一号”;全面推行的“一窗式”集成服务即“一窗”;企业和群众即可线上查询所有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的办事指南,又可在线申请办理,基本实现“简单事项不出门”,即“一门”。
截至目前,全区网上审批总办件量近30万件。
集成服务为载体
“最多跑一次”升级“一件事跑一次”
张雪豹是彭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的一名综合受理人员,其职责是接待办事群众,并指导群众“一窗通办”相关事项。
“以往群众常常要跑多个部门才能办好一件事,但现在全面推行的‘全科式、无差别综合受理’模式,群众一件事只找一个窗口,一个综合窗口就能办完所有事。”
张雪豹所说的正是审批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受办分离,集成服务”。该区将各部门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的受理工作分离出来,统一集中到区党务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同一申请对象将涉及不同部门的许可和服务事项一次性集成申请,窗口受理后再将事项同时转发到各部门业务系统审批,推进协同服务。“办事群众只与综合窗口受理人员接触,不再接触后续的审批部门,从而在制度上杜绝了群众办事要看脸色的现象。”周明强说。
另一亮点则是“审定分离,全程网办”。该区将主要审批环节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逐一梳理,明确不同环节所需承担的责任。比如,最后决定人就只对审批决定行为负责,而不必对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这样能有效避免人人重复看原件、重复审材料的问题,真正让审批全程在网上高效跑起来。”周明强表示,如此一来,单项行政许可或公共服务的程序性审批1小时就能办理完结。
以集成服务为载体,彭山区将“最多跑一次”进一步提升为“一件事跑一次”。
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对审批痛点的精准把脉,对法理精神的深刻把握,以及对审批流程的优化再造。经历反复的研磨、协商,该区逐渐探索出一系列组合式、套餐式的“一件事”综合服务,将分散的部门单项审批组合,再造为申请人看得懂、好办理的“一件事”审批。
彭山区相继推出“二手房交易登记并联服务”“企业开办一表式服务”“农业经营主体开办一件事服务”“餐饮经营企业开办一件事服务”等,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目前,二手房交易登记承诺办理时限已从41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注册服务时间严格控制在5个工作日以内,控制规划许可证办理程序性审批时间从法定的20个工作日压缩到30分钟办结,区级一般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从341个工作日压缩至39个工作日。
对于尚未制度化集成的事项,该区还充分运用容缺受理制度,坚持“信用支撑,先办后验”的理念,指导申请人一次申请、人工集成,从而解决办事群众在一件事上逐项办理、反复申请、反复跑路的问题。
在集成服务的基础上,彭山还将服务端口前移、下压,以“一窗通办”服务为标准改造提升2个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和13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成覆盖全区的党务政务服务“1+15”综合服务体系,对暂时没有开通网上申请的事项或不愿在网上申请的办事人提供“就近办”服务。
项目建设为核心
“五个一模式”助推企业快投速建
再过2个月,落户彭山区产业新城的苏州柯玛项目一期即将投产。作为西南地区技术实力最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液晶平板显示器及半导体产业精密零部件制造及表面处理工厂,柯玛将直接配套京东方(成都、重庆、绵阳)、中电熊猫、天马、华星光电等客户。
从该项目的引进、建设再到投产,彭山区专门成立了以区级领导挂帅的红色代办员服务队伍,为项目提供全程、全面的“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
“今年8月份,园区还召开现场协调会,帮我们解决工程进展问题,以保障如期投产。”该项目生产总监田学超评价彭山营商环境时说道,“主动对接企业解决问题,一如既往。综合服务水平高,速度快,坚定了企业立足彭山谋求更大发展的信心。”
距离苏州柯玛不远处的另一家企业——陶氏化学(四川)有限公司眉山工厂已于今年5月9日正式投产。
谈及彭山的营商环境,安全经理汪涛表示:正式投产前10天,一场极端天气造成供电故障,为项目的正式投产增添了紧张。“当时正是忙碌的调试期,我们已与下游客户确定了供货时间,不能如期供货,将令企业信誉受损。”汪涛说,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迅速响应,协调相关部门12小时便解决了问题,保障了调试的正常进行。
在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工作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究其根由,在于该区大力推行的“五个一”项目服务模式:
一套方案管总——制定投资项目审批标准流程图,具体项目则在标准流程的基础上深化、细化服务方案,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早作准备;
一支队伍服务——针对每一个重点项目,建立以区级领导挂帅的红色代办员服务队伍,全程、全面服务项目、解决问题;
一个平台审批——依托区党务政务服务平台,实行“一窗式”服务,“找一个人,办所有事”;
一条热线沟通——设立彭山区企业服务专线,专人负责24小时接听、转办、督办企业反映的任何问题,做到“限时办结、件件落实”;
一车式联合验收——实行项目联合验收工作制,一台专用车拉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打捆”作业。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为彭山打造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打下坚实基础。而公平、透明、稳定、高效,透着暖暖温度的营商环境,也吸引着联合利华、甲骨文、格力、海尔、苏宁、恒大、华润、普洛斯等诸多优质企业落户。最近,一则喜讯又从彭山区投促局传来,该区前三季度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9个,其中新增“世界500强”3家,“中国500强”1家,重大签约项目5个,高新技术企业12家。
在营商环境优化的大潮下,彭山的区位、交通和政策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着彭山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前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