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叙故乡情 共谋发展计

2019-02-19 10:36

1

/

  • 潘慧

  • 张哲瀚

  共叙故乡情 共谋发展计    

——专访彭山在外创新创业者暨优秀儿女    

眉山网记者 孟飞 王莉 文/图

  编者按

  2月14日,彭山区举行了在外创新创业暨优秀儿女乡村振兴现场会,邀请了从全国各地回乡的彭山籍在外企业家、知名人士、能人代表,共叙故乡情谊,共谋发展大计。近年来,彭山“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热潮越来越高,很多创业者或已回到故土,创出一番火红事业;或正计划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参会人士,听他们就彭山发展谈感受、议变化,为彭山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白海 

      项目合作带动乡村振兴

  “看到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当天,成都市一花一世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海受邀参加彭山区在外创新创业暨优秀儿女乡村振兴现场会,他在参观乡村振兴点位时这样说。

  据悉,白海在外创业已有27年,如今,他的公司在成都小有名气。“我主要从事火锅餐饮,现在连锁门店28家,分布于全国一线城市。目前门店集中于成都,其余的分布在北上广深。”

  这是白海第一次受邀参加政府组织举办的会议,对他来说是人生中无比重要的一次经历。“作为在外创业的彭山儿女,受邀参加此次会议,能真切感受到政府对我们的重视。”他说。

  当天,他参观了工业制造园区、乡村精品酒店、乡村民宿酒店多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位,这些能代表彭山乡村振兴成绩的点位,让白海深切感受到了彭山日新月异的变化,“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漂亮了!”

  “我希望通过项目投资合作的方式,推动彭山乡村振兴事业的不断发展。”白海介绍了自己酝酿的一些计划,“通过布局全国的门店对彭山特产进行销售,以深度加工厂的形式在彭山进行投资,最后是在职业人才培养教育方面进行合作。”

  祝万华

  情系家乡 带头回乡投资兴业

  “回彭山发展后,我深切感受到了家乡的贴心服务和蓬勃发展。”这是西藏雅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西藏眉山商会会长祝万华在彭山区在外创新创业暨优秀儿女乡村振兴现场会上的发言。从2014年开始,他便积极回乡投资兴业,创办了百花百果家庭农场,流转土地500亩。“如今农场发展势头很好,2018年年产三红橘120万斤。目前,我正在策划三红橘子深加工项目。”祝万华说。

  祝万华是彭山区锦江乡人,年少时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初中毕业后便辗转各地打工。“1996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带着仅有的1400元积蓄去了西藏。”谈起自己的创业路,祝万华感慨万分,他说,开第一家理发店的时候身上总共不到500元。但经过5年的摸爬滚打,先后开了3家分店,这才算在西藏站稳了脚跟,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人生。

  在西藏打拼23年,祝万华拥有了西藏吉祥啤酒有限公司、西藏雅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藏雅江泉饮料公司等8家企业,还先后担任拉萨市工商联副主席、西藏自治区工商联常委、西藏自治区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慈善总会副会长和拉萨市人大代表,被推选为西藏眉山商会首任会长和党委书记。

  据悉,西藏眉山商会成立于2018年9月,目前已有300多位眉山籍企业家入会,西藏眉山流动党委正在组建,与400多名流动党员正在取得联系和建档。“踏遍千山万水,还是家乡最美。作为会长,我将带领会员企业,多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回乡投资兴业。”祝万华说。

  潘慧 

       当好家乡宣传员

  “春风暖人心,乡音最动人。”作为在外创新创业暨优秀儿女的潘慧激动地说,“今年回家,能与在外创业的代表共商彭山经济发展大计,非常荣幸。”

  今年33岁的潘慧,是土生土长的彭山武阳乡人。13年前,刚刚20岁的她独自去重庆创业,做起了美容养生行业。她告诉记者,这些年她走过很多地方,但魂牵梦绕的依然是家乡。几乎每年,潘慧都会带上丈夫和孩子回彭山,每次回来,都会有新体会。“很久没有回老家,今年回去差点迷路了。老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都市化了。”

  “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在外这些年,一直希望回乡做点什么!”在公义镇乡村民宿酒店参观时,潘慧和同行的代表们不约而同地说。可是该怎么做?“现在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我们,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回乡投资兴业的保障,我们要做好家乡的宣传员,把家乡的巨变传达给身边的老乡们,鼓励更多人返乡就业,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潘慧说,只要是家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她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多作贡献。

  刘超 

       强工业 稳基石 谋发展

  刘超现在是重庆恩腾化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目前,他的公司在重庆的化工领域名列前茅。“一路走来的创业艰辛,确实让人学到了很多!”刘超说。

  当天,作为彭山在外创新创业暨优秀儿女的刘超,特意赶回来参加乡村振兴现场会。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看到彭山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少回彭山的刘超便感到振奋,“确实家乡越来越漂亮了!”

  在参观成眉新能源新材料园区时,看见园区众多企业开工的场景,刘超自豪不已。“我在化工行业打拼这么多年,能切实感受到工业的重要性,它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石,工业强才能城市强,城市强才能乡村兴!”

  “所以,今年彭山提出的要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坚定‘一园两翼’发展布局是非常正确的。”刘超说:“我相信,在新一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彭山未来的发展可期。”

  随后,刘超也说出了自己的一些规划,“在化工行业打拼多年积累下来很多经验和人脉,我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回到彭山做一些合适的项目投资,以此带动彭山的经济发展,促进彭山的乡村振兴事业。”

  王军 

       家乡发展变化大 返乡创业天地宽

  “每年回来家乡都有新变化,今年的变化尤其大。如今,咱们眉山正在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加快形成‘融入成都、全域开放’的开放合作新态势。作为‘开放发展先行区’的彭山也发生了许多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新建了很多高楼,新修了很多道路,我们红旗村95%以上的村民都搬进了环境优美的新小区,城乡环境更加规范整洁了……”当天,在外创业的彭山区公义镇红旗村村民王军感慨地说。

  从2006年开始,王军独自一人在飞红监理西藏分公司工作。“这些年在外打拼,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里的父母和妻儿,但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心和照顾,这既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又让我能安心在外拼搏。”

  “参加这次现场会,非常荣幸地看到了很多彭山乡村振兴的成绩。近年来,彭山区文旅融合,把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统筹示范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自然保护有机结合,整合各类文化元素,打造彭山文化旅游黄金带,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乡村精品酒店和民宿酒店的发展探索,让我感受到乡村发展的机会。”王军说,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大家创业致富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这些年他在外奔波,积累了一些的资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回乡创业。“这样既可以在家实现致富梦想,又能照顾老人孩子,孩子上学也方便,挣钱顾家两不误。”

  喻梅 

      用创业经验为家乡发展助力

  对于喻梅来说,这已经是自己第五年回家乡彭山参加类似会议了,每一年的参会都让她有不一样的感受,今年的感受更是特别深刻,“家乡的变化不仅是在经济发展和城市更新改造方面,更多的是居民素质的提升。”

  很多年前,喻梅离开家乡,选择了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作为女性,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但经过不断努力,她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她的西藏达氏建设有限公司在当地很有名气。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行业,现在有100多位员工,其中彭山籍员工有30人左右,占全公司员工近四分之一。”喻梅在创业过程中不忘家乡,每年都会专程回彭山进行招工,尽微薄之力带领家乡人创业致富。

  她的努力受到了社会的肯定,众多表彰奖项是最好的证明。今年,她和其他在外创新创业人员被彭山区政府特邀回到彭山,看变化、听发展、谈感受、议机遇、谈振兴。

  “虽然每年都会回来很多次,但这次的感受很不一样。”谈及感受最深的一点,喻梅说是“创文创卫”,“市民的素质提高了,车辆主动礼让行人,城市干净焕然一新。”喻梅说:“希望以后能用自己的创业经验,助力彭山的乡村振兴。”

  何智 

       加强产业发展 让家乡走出去

  今年53岁的何智已经在外创业36年了,他现在在重庆从事农业种养方面的工作。如今,他开办的公司在当地规模挺大,柑橘的种植面积达到了上千亩,再加上鸡鸭养殖,年利润有400万元左右。

  作为彭山在外创新创业暨优秀儿女的何智,受邀回到彭山参加此次乡村振兴现场会深有感触,“相比36年前考上大学离开彭山时,彭山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都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坚强的领导和全区人民共同的努力!”

  “成绩是不错的,但也有不足之处。”何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首先,我觉得彭山对第一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希望彭山加强农业人才引进、产品升级、品牌打造、营销宣传方面的工作,让彭山的农产品强起来、走出去!”

  “另外,乡村振兴的目的之一是让乡村美,但我觉得彭山在这方面工作不足。”何智说:“彭山有很好的旅游资源——彭祖山、江口沉银、古镇村落等,这些元素能很好地与乡村振兴结合,希望加强规划和推广力度!”

  “虽然现在已经很少回彭山了,但我始终是彭山儿女!”何智说:“希望未来的彭山发展得越来越好,真的建设成为一个宜居、生态、养老的‘不老彭山’。我也会为彭山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张哲瀚 

      交通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22岁的张哲瀚,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现场会。在彭山成眉新能源新材料园区参观时,他满脸兴奋,“这次回来,感觉多出了很多高楼大厦,有种大城市的感觉。家乡的变化令人惊喜,也让我备受鼓舞!”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95后,张哲瀚已经离开彭山五年了。这五年期间,他从事过很多职业。初入社会,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他,常常需要自己独自面对和处理工作上的难题,因此,他得到了飞快的进步。2017年,他进入中铁十二局工作,如愿当了一名道路施工技术员。“以前彭山的道路又少又窄,这次回来明显不一样了。从成都回来直接穿过天府大道,通过视青路,不到半小时就到彭山了,特别方便!”带着职业眼光,张哲瀚对彭山四通八达的道路印象深刻,这改变的不只是路程时间,更是彭山和成都的往来互通,标志着彭山敲开了融入成都的大门。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谈到家乡发展,张哲瀚有自己的想法,“现如今,彭山的‘四好农村路’遍布13个乡镇(街道),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569.53公里,13个乡镇(街道)及89个建制村全部通达水泥(沥青)路,通达通畅率100%。”他说,现在自己还年轻,可以多学些知识,积累些经验,等以后有能力了再回到家乡,为家乡的乡村振兴添彩助力,让更多彭山人体验到出行的便利。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