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彭山区

>

新闻中心

彭山漂汤 :几代人的美食记忆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3-22 13:23:58

责任编辑:赵娜娜


几代人的美食记忆

  彭山漂汤   

  眉山网记者 马诗雨 文/图

装好锅的漂汤食材。.jpg

  装好锅的漂汤食材。 

  说起彭山漂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那是彭山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美食,几乎占据了每一个彭山人的记忆。正如那些土生土长的彭山人所说,“在彭山,没有什么事,是一顿漂汤解决不了的。”

  新中国成立前,彭山区江口镇为岷江主要水运集散码头之一,曾有“日有行船数百艘,夜有万盏明灯照码头”的景观。夜晚,居民、商店以及数百条船点的油灯、行人照路用的纤藤火把,把整个江口装扮得明亮壮观,“漂汤”便源起于此地。岷江上的船夫,岸上备好食材,在船上支炉一锅煮,小碟蘸料,省时省力省脑壳,料足易饱又御寒,这种吃法,在岷江上被称为漂汤。因为彭山是出了名的长寿养生之地,所以漂汤也有个更养生的名字叫“长寿漂汤”。

  为了一探“长寿漂汤”的美味奥秘,近日,记者来到彭山一家几十年老字号漂汤馆进行探访。

  “1993年以前,漂汤里面的食材比较单调,都是家家户户常见的食物,比如白肉、萝卜、白菜、豆腐等。”据漂汤馆业主肖学容介绍,她家开漂汤馆已经几十年了,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彭山漂汤逐渐发生着的变化。到了21世纪初,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丰富。“这时候的漂汤花样就更多了,最明显的改变就是荤菜变多了,从以往只有白肉,到添加了酥肉、鸡肉、小鱼儿等。”肖学容说。

  “老板,来一锅漂汤。”当日中午饭点,店里开始来了第一波客人,肖学容连忙起身朝厨房走去。厨房灶台上几十个小蘸碟整整齐齐摆放在中间,旁边还有一大盆红油辣椒和十几种调味料。“吃漂汤最重要的就是蘸碟,川菜很多都讲究蘸碟,比如豆花之类,漂汤也不例外,往往蘸碟才是美味的精髓所在。”肖学容一边调着蘸碟一边介绍,她每天光是蘸碟都要配400余份。

  蘸碟配好了,接着就该“主角”登场了。站在一排排新鲜的食材面前,肖学容熟练地将它们按照一定比例一一放进砂锅中,荤素层层叠加,色彩十分丰富。全部食材放好之后,肖学容将砂锅端到了一处炉边,倒入高汤。“这汤是我们一大早用新鲜的整鸡熬制而成,没有它的话漂汤就会缺少最重要的一味——‘鲜’。”肖学容说。一切准备就绪,肖学容开始开火煮漂汤。

  漂汤好吃,在于那一锅好汤,更在于多种荤素食材的混煮配搭。在煮制的过程中,各种食材的滋味在好汤的浸润下慢慢析出,相互融合,最终形成漂汤的美妙滋味。汤鲜,肉香,白菜甜,粉条滑,肚条脆嫩,豆腐滑嫩,再配上增鲜加味的味碟,这一锅美味的漂汤就这样成为彭山的美食代表,留住了一群群彭山人和游客匆忙的脚步。

  “我是土生土长的彭山人,从小吃漂汤长大,毕业后去了外地工作,但依旧忘不了家乡的漂汤味道,每次回家都会叫上几个朋友来漂汤馆满足一下味蕾。”说起漂汤的美味,彭山人李畅既开心,又激动。

  当然,彭山漂汤不仅是一代代彭山人的记忆,也是所有来彭山旅游的游客心中的难忘美食。每年有数十万游客来到彭山感受养生文化,而各大漂汤馆都会成为他们的“打卡”地。有人说,“到彭山不尝一尝漂汤,就像去北京不爬一爬长城一样,只能用遗憾来形容。”

  彭山漂汤不像火锅那么色味浓烈,也没有川菜那么麻辣张扬,它独到温和,滋味和煦,正如生活在这座小城的人们一样,从容自若、波澜不惊。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