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彭山区

>

新闻中心

摘掉“空箱子” 服务加“担子” 彭山区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8-19 15:02:22

责任编辑:陈敏


舒勤 眉山网记者 唐晓征

  “早就该摘了!这个箱子挂了四五年,早已是‘聋子的耳朵’,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形同摆设。”8月6日,在彭山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行动中,悬挂在该区武阳镇泥湾村办公室门口的意见箱,被该村治保主任余永成摘下墙来。

  设置意见箱、举报箱本意是征求意见、服务群众。然而,彭山区纪委监委在作风建设专题调研中,却发现部分部门、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设置的意见箱、举报箱,存在着“一墙多个”“一挂了之”等形式主义问题。为此,该区将摘除“空箱子”列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中的一项内容。

  “镇政府大门口就有3个意见箱,自从我调到江口镇上班已经近4年,从来没有见过箱子里有举报信或是意见书等。”该区江口镇镇长葛开红也为摘掉空箱子的行动点赞,“每开展一项工作就在镇、村级设置一个意见箱,大多数是为了表明在干此项工作,有没有效果从来不管。”

  “其实,群众如果有什么问题,更注重面对面解决问题和向上级反映,加上现在网络发达,举报渠道多,传统实体意见箱、举报箱的功能已大大弱化。”该区公义镇新开村村委会主任李东林说,这些“空箱子”一直挂着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

  “要更加注重工作实效,让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基层一线,真正俯下身子服务好群众。”彭山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李勇刚表示,全区通过调研摸排,梳理出存在宣传标语散滥、联系基层帮扶走样、繁文缛节等形式主义问题,从“小切口”入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空箱子”摘了,但责任担当不减反增。彭山区更加注重畅通各种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全面收集社情民意,让群众大事、小事都可以得到及时受理。

  为方便群众办事,该区要求区级部门及下属单位、乡镇(街道)在醒目位置设立办公室分布引导牌(图),村(社区)干部原则上集中办公。

  全区10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可针对公共服务和行政许可等800余事项开展服务,办事群众只需选择就近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即可申请办理,86个村(社区)均建立了便民服务点。

  该区还推进“合法合规事项‘马上办’、一般事项‘网上办’、面向个人事项‘就近办’、复杂事项‘一次办’”等审批服务新模式,85.3%的行政许可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最多跑一次”覆盖超过90%事项。

  同时,深化“纪检监督+群众监督+日常监督+一线监督”模式,拓展监督举报渠道,长期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大走访”活动,立体式访民情、问民意。

  “以前办理医保要到城里去,也不知道带什么材料,来来回回要跑好几趟,现在在家门口就可办理了,不仅方便,服务也很好。”前几日,公义镇新开村村民李桂英在该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完医保手续后高兴地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