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青神县

>

新闻中心

卿春:不懈进取 在竹编产业里大展拳脚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5-08 10:30:58

责任编辑:罗思源


  人物名片

  卿春,36岁,青神县青城镇文林社区人。2013年回乡创业,从事竹藤制品生产、销售。目前,他所成立的竹藤制品有限公司为本地群众提供长期岗位10个,吸纳30余名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2018年12月,卿春荣获“眉山市返乡创业新星”称号。

1.JPG

  卿春亲自上手,制作瓷胎竹编。

  眉山网记者 肖倩 文/图

  从赤脚医生到竹编企业经营者,卿春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又努力。2018年,他的竹藤制品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达600万元,为本地群众提供长期岗位10个,吸纳30余名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

  “市场千变万化,作为一名竹藤制品企业经营者,我应该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不断壮大生产能力,提升产品品质,这样才能稳扎稳打,始终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谈及如何在高手林立的竹编市场中寻求发展,卿春表示。

  外出务工 寻找发展机遇

  卿春出生于1982年。母亲在他9岁时因病去世,剩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常年在外干体力活,收入微薄,父子二人的生活也过得很是清贫。

  卿春不甘贫穷,从小他就有一个梦想,要靠自己的能力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2000年,卿春中专毕业,靠着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他在村卫生室当起了“赤脚医生”,为村民治病。后来,国家实行医疗改革,乡村医疗的从业形式上有了很大变化,卿春不得不放弃了赤脚医生的工作,背井离乡前往江浙地区打工。

  在打工过程中,卿春发现,江浙地区的竹产业做得如火如荼。思及自己的家乡青神就是竹编之乡,一个朦胧的念头开始在他的心中萌芽:以生产、销售竹藤制品为创业方向。

  于是,在外几年中,卿春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竹产业的相关知识。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他从一个小员工做到了企业管理者,也为自己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乡创业 投身竹编产业

  2013年,感觉创业时机已到的卿春毅然辞职回乡。他用自己多年存下的钱,以及从亲朋好友那里借到的资金,办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生产竹编礼品包装盒的加工坊。

  创业之初,由于经验不足,第一笔生意就亏了几千元,这对干劲十足的卿春而言犹如临头泼了一盆冷水。不过,他没有灰心,而是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开始为产品找出路、找客户、跑市场。

  上天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工坊的生意慢慢有了好转。不但有了盈利,在工坊工作的工人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然而,市场瞬息万变。没过多久,卿春就发现,由于产品本身季节性太强、没有新意,礼品包装市场竞争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惨淡。嗅到了事业发展的危机,卿春决定增加产品的多样性,不断创新,推出更多类型的产品,主动迎接市场的挑战。

  此后,在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卿春开始与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等几所大学合作,创新研发竹制灯具、家居用品等系列产品。产品一经上市,便受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目光长远 带动群众增收

  创业至今,卿春的竹编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也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在2016年的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中,他的作品“创业吊灯”荣获“竹艺创意设计大赛实物类优秀奖”;2017年6月马来西亚东盟竹艺高峰论坛活动,他的公司被“一带一路”东南亚竹艺文化发展联盟授予“四川常务理事单位”称号;2018年11月,他的公司被四川质量提升创优示范宣传活动组委会选为“重质量、守信誉示范单位”。

  2017年7月,卿春与广州的一家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并在青神竹编产业园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培训产业工人50多人。2018年3月,为了进一步发展,卿春新成立了竹藤制品有限公司,引进竹编机械设备,扩大规模、提高产能,采取“公司+农户+互联网”模式,吸纳30余名留守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卿春表示,他计划继续开发更多的新产品投入市场,带动更多人就业,让农民真正实现居家就业,并把竹编这项“非遗”文化带进校园,带进课堂,让更多孩子了解竹编,将家乡的竹编文化发扬光大。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