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8-20 14:05:10
责任编辑:赵娜娜
眉山网记者 钟烨 文/图
村民用编织袋接稻粒。
颗粒归仓。
收割机在田间作业。
8月17日,记者在仁寿县宝马镇军旗村8组看到,两台收割机发出阵阵轰鸣,在大片稻田间来回穿梭。另一台收割机已经完成一处收割作业,正停在田边,稻粒从机身延伸出的卸粮口中倾泻而下,落进田埂上村民们牵开的编织袋里。
“从去年体会到了机械收割的便捷,今年我们主动托村干部帮忙联系,请了农机手来帮忙。”看着金灿灿的稻粒,村民黄春华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她说,往年家里的4亩多水稻,靠人工收割要起早贪黑忙上整整两天,如今从收割机下田到稻粒装袋运输,整个过程只要一个多小时。靠着收割机,黄春华与附近村民种植的40多亩水稻在当天上午全部收割完毕。在经过切割、脱粒、粉碎等机内工序后,不仅水稻颗粒归仓,秸秆也直接还田,为土地增肥。
去年以来,仁寿县以被省农业厅列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项目县为契机,不断提高全县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当前,该县61万亩水稻机械化收割占比达到了8成以上。从8月中旬开始,该县14个农业片区由南向北逐渐进入水稻收获期,大大小小的各式农机开进田间,取代了传统的收割方式,担当起了水稻秋收中的“主角”。截至昨(19)日,仁寿县已收割水稻6万余亩。
在接下来的收割高峰中,将有1200余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分布在仁寿的田间地头共同作业,其中除县内604台外,来自全国各地的收割机队伍也将纷纷涌入,跨区开展机收。据了解,今年仁寿县通过互联网、热线电话、现场办公等方式向县内外农机手们提供全程服务。该县建立机收作业服务队,除现场检查相关证照,发放作业指南外,还及时发布作业信息,天气情况,接受农民、农机手的信息咨询和投诉,解决机收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各乡镇则依托农业服务中心,建立机收服务站,负责联系当地或跨区农机进行作业,对农机与农用车辆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维修,为农机手讲解安全生产知识,提供作业道路引导,确保水稻机收工作安全高效有序开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