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1-06-18 16:48:54
责任编辑:郑皓文
原标题:这是一个良心职业——医师 今天是他们的节日“中国医师节”
2018年8月19日,我国迎来了首个“中国医师节”,这是继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之后,国家设立的第四个行业性节日。医师是一个良心职业,对医师的尊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广大医师妙手仁心,常年与死神抗争,挽救患者性命,护卫人民身体健康。
急诊风险大、压力大、纠纷多,大家不愿意干,儿科是哑科,风险大,压力大、待遇低,无人愿意选择,儿科急诊更无人愿意干,但张慧在急诊一干就是十几年,成为儿童生命的守护人。
在急诊科就一个字“急”,患儿病情“急”,家长心情“急”,医生救治“急”。“一名10岁的患儿曾在外院治疗,用药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转来儿童医院时患儿精神差,血压40/20mmHg,脉搏极弱,家长情绪特别激动,拉扯着送来的医生,与我们也交流困难。”张慧说,“顾不上和家长解释,我们开通绿色通道,先抢救,等患儿病情稳定后,家长情绪稳定后不好意思地找到医生,由抱怨变成了感谢。”这样的例子几乎每天都在急诊科出现,既要救治孩子,又要安抚家属。
张慧经常为抢救危重病儿加班加点,甚至夜间从家中赶到医院,一个个小生命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目前,儿童医院急诊科每天1000人左右急诊患者,约有10%至20%是抢救病人,工作量之大,工作强度之高可想而知。”张慧说,“儿童医院的患儿覆盖天津、华北乃至山东地区部分和东北地区,有50%以上是来自河北省霸州、沧州、文安、廊坊等地。我们医疗水平的提升也为周边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张慧带领着急诊科80余名医护人员,每年完成50万例急诊和输液患儿的救治工作,每年完成5000例生命垂危患儿的抢救,抢救成功率达到98.5%以上,抢救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谈及首个“中国医师节”,天津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慧表示,“这个节日的设立体现了党中央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更是全社会对于医师的尊重和关怀,让我们感觉心里很温暖。”
还有这样一群医师,他们远离亲人,将大爱带到更需要医疗资源的困难国家和地区,展示了中国医生珍爱生命、热爱和平的形象。
8月11日下午8点左右,天津援刚果(布)第24批医疗队队长、天津医大总医院麻醉科王志勇副主任医师带领医疗队部分成员,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凯旋归来。
“在刚果的日子里,气候干燥,每天晚上,在睡梦中咳醒是常有的事,一早醒来鼻子充满血丝。因为水土不服,有些队员经常拉肚子,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王志勇说,“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调整,队员的身体状况都恢复了正常,情绪高涨,临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非洲地区传染病较多,比如疟疾、艾滋病、伤寒、结核等。”王志勇告诉津云新闻记者:“针对这种情况,医疗队为中资机构紧急进行了相关医疗知识的培训,缓解人员紧张情绪,帮助大家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我们也特别重视临床工作中的职业保护,时刻关注传染病疫情。”
“当时有一位2岁的患儿得了脑型疟疾,被送到了我们这里进行治疗。来的时候孩子已经接近昏迷状态,情况很危险,我们及时给患儿进行输液治疗。5天以后,孩子活蹦乱跳地回家了。由于患儿的家庭条件非常困难,我们没有收一分钱治疗费用,又送给他一些回家用的口服药,他的家长连声向我们表示感谢。” 王志勇主任说,“以前病人谢谢的是‘王医生’,可在国外,我的名字就是‘中国医生’,自己觉得特别光荣。”
一年多来,王志勇带领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恪尽职守,救治了一位位来自刚果,甚至是周边国家慕名而来的患者。医疗队员用热血和汗水、仁心和仁术,勇于担责、挑战自我,为刚果人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了中非卫生领域合作和两国友谊,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记者 赵颖妍)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