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9-03-04 13:28:38
责任编辑:周刚
有的人凌晨一两点还在刷微博、追剧,有的人吃完晚饭就犯困。近日,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科学家称,他们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什么时候睡觉”也受到基因的影响。携带“早起早起”基因者患抑郁症的几率低35%。
在这项针对70万人基因序列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327个先前从未发现的新基因区域,这些区域决定了人类中有约15%是勤劳早起的“百灵鸟”,另有15%是爱睡懒觉的“夜猫子”。在对上述两种人群进行试验后,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身体对咖啡因的处理方式不同。具体来说,晨起时的一杯咖啡可能会在“夜猫子”体内形成更长久的影响,使他们到了晚上也同样兴奋;同时,一些“夜猫子”的基因在视网膜和大脑中检测光线的部分比较活跃,这就导致此类人群更容易被光线唤醒,在大脑中延迟接收到“现在已是夜间”的信号。研究人员将“百灵鸟”的基因图谱与普通人进行对比后指出,“百灵鸟”对生活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夜猫子”。携带“百灵鸟”基因者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要低11%,患抑郁症的风险低35%。
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员山姆·琼斯博士说:“携带‘夜猫子’基因者如果因工作或生活所迫必须早起,他们与生物钟作斗争时的压力就会明显多于‘百灵鸟’。这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抑郁症。”他表示,这一发现表明,通过使用阻断基因的药物可以帮助人们改善生活作息、抗击抑郁。(高 一)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