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3-12-07 01:14:41
责任编辑:张媛媛
12月6日,眉山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听取今年以来全市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胡元坤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11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在上海、江苏盐城考察和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五届中美友城大会、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重要致信致辞精神。会议指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上来,与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统筹抓好贯彻落实。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培育“1+3”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坚决扛起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政治责任,努力绘就美丽眉山新画卷。要加强党对外事工作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形成工作合力,建强工作队伍,围绕“三市一城”建设积极扩大对外宣传、加强交流合作,为眉山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加有利条件。要坚持劲头不松深入推进主题教育,持续抓好理论武装,抓实调查研究,抓牢检视整改,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要求,及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有关会议精神,听取近期全市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灭火工作情况汇报。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强总理批示要求,坚决扛牢安全生产政治责任,把抓好安全生产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时刻坚守“万无一失”的标准,保持“一失万无”的警醒,切实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全方位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源头管控和监管执法,扎实做好冬季森林防灭火工作,全面筑牢安全底线。要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穿透式检查,把安全监管工作细化到基层一线,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持续推动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灭火形势稳定向好。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时的重要指示、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大会及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重大意义、核心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强化源头防范,提升工作质效,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努力打造市域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要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加快形成联动合力,总结提炼推广成功经验做法,努力为丰富和完善“枫桥经验”作出眉山贡献。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会议部署要求,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眉山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大力培育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文明风尚,以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为抓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始终,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动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
会议听取了全市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对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会议强调,要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分层分类落实监测帮扶责任,健全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帮扶体系,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纵深推动巩固衔接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会议听取了全市对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对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会议强调,各帮扶单位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科学制定明年工作计划,持续加强帮扶合作,帮助培养干部人才;要系统谋划考虑,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加大特色产业招引培育,帮助当地群众稳就业促增收。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来源 |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小锋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