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区县新闻

彭山区龙安村:让“沉睡”的历史资源“活”起来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3-05-04 17:10:11      

责任编辑:杜艳


四面环山,九峰罗列,风景秀丽的村落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

日前,记者从彭山区驱车出发,驶过盘旋山路,到达公义镇龙安村。这里是岷江支流毛河的发源地,也是《陈情表》作者、西晋文学家李密的出生地。

素有“毛河之源、李密故里”美称的龙安村,有眉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龙门寺,还有“龙洞奇观”、唐代摩崖造像等人文自然景观。该村于2019年被列为省级传统村落。

当地如何让“沉睡”的历史资源“活”起来?记者进行了探访。


将历史资源变现 依托孝德文化 吸引万余人次前来研学

站在高处远眺,龙安村就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房屋错落有致,山峦间竹林茂盛,雕刻着诗词、浮雕的天然绝壁与光影相映成趣……
如此资源禀赋,却没有深度变现,为何?
“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子的发展。”龙安村党委书记鲜富刚说道,虽然成雅高速路穿境而过,但距龙安村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入口也有一定的距离。连接高速公路和龙安村的是一条不算宽阔的车道。同时,保护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也增加了村子的开发成本和难度。
改变也正在发生。不远处,龙安村正在进行着道路施工。施工负责人介绍,这条路是连接邛崃市羊安街道凉风村的必经路,道路经过拓宽后,大型运输车辆便可进村。同时,该村连接东坡区多悦镇天公村的断头路也将在近期动工。
龙安村龙门寺右侧山崖上“李密故里”四个红色大字以及一个巨大醒目的“孝”字。附近,近20名学生正身着汉服参加研学活动。
“今年已经在这里举行了多场研学活动。”彭山区保胜小学教导主任陈镇介绍,研学过程中,学生身临其境,能对相关的历史文化有更深的感悟。
“近几年,来村内研学的人数已达万余人次。”鲜富刚说,依托龙安村孝德文化,村里计划打造“孝文化+”旅游产业链;同时,以李密故里为核心,打造李密文化体验游。

学生在“李密故里”参加研学活动。


将增收渠道拓宽 农文旅融合 回村创业的年轻人多了

临近中午,龙安村口的洪凯林园农家乐中,摆在外面的几口大锅已经炖好了土鸡,等待客人享用。
“今年以来,农家乐生意有了明显起色。”老板张洪均说,最近是水果采摘季节,每个周末都有从成都来的游客,平均每月可以接待近两百桌,月营业额可达6万多元。
鲜富刚回忆,前几年,龙安村主要种植柚子、脆红李、桃子等,但受生长环境、生产管理以及市场等因素影响,种植效益低、利润微薄。近年来,该村一方面调整种植品种,提升农产品品质,另一方面积极将产业与旅游观光、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随着产业的提档升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创业,吃上了“旅游饭”。
2022年,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0元。谈及未来规划,鲜富刚信心满满,下一步,将利用好龙安村资源禀赋,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



记者手记

寻找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尽管龙安村是传统村落,但采访中,记者感觉到,这里正积极寻找传统和现代、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

站在龙安全村的角度来看,这里是省级传统村落,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传统村容村貌以及人文自然景观,但同时“养在深闺人未识”,有待开发的空间巨大。

对此,龙安村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并没有急于引进开发资本,而是选择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一步步探索发展。从村民的角度看,这里村民一方面苦练内功,在保护好珍贵历史资源的同时,做大做强种植养殖业、旅游业,另一方面抬头看路,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发展方向。

有了新发展,也有了新问题。如何更好地让传统村落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村落人气更兴旺……龙安村正在积极用行动寻找答案。

来源 | 张蒙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诗雨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