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区县新闻

青神 以“萤”为媒 绘就乡村振兴生态画卷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5-04-11 09:48:43      

责任编辑:


res01_attpic_brief (2).jpg

4月的青神,成群的萤火虫在竹林下翩然起舞。青神县通过创新实施“生态修复+科研赋能+全民共治”三项举措,不仅让萤火虫种群数量在五年内稳中有增,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

完善“萤火虫+”监测体系,夯实生态保护根基。依托青神县“岷江生态长廊”建设和“万亩栽竹”计划,建成覆盖全县的萤火虫监测网络。在该县瑞峰镇天池村、白果乡黄水凼等11个重点区域聘请监测员,对片区开展监测系统使用、监测情况记录、标本采集等工作,形成网格化的萤火虫保护监测体系。

创新“萤火虫+”产业模式,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将萤火虫保护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竹里萤光”品牌。在瑞峰镇打造“萤火虫主题研学基地”,开展“萤火虫创作之旅”等竹里系列研学活动4期、竹里科普营2期,连续5年举行“东坡宋韵·竹里萤光”生态文化旅游季。2024年观萤季期间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超过8000万元,周边农户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积极探索“萤火虫认养”项目,邀请企业、群众认领特定区域的萤火虫栖息地。积极探索“农产品+萤火虫”发展模式,为萤火虫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开辟出新的道路。

筑牢“护萤网”保障体系,守护生态赏萤胜地。建立“村级林长+监管员+护林员+护萤员+监测员”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出台萤火虫保护队伍管理规定,培训60余名本地村民成为生态护萤员,负责维护萤火虫栖息地环境、赏萤秩序等工作。利用“世界生物多样性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活动,向广大群众积极宣传萤火虫及其栖息地保护知识。今年该县萤火虫栖息地新增1处,共53处,萤火虫数量达上亿只,种类达12种,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赏萤地。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