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区县新闻

丹棱:荒山种出“金果果” 富民强村有依托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5-08-26 12:13:13      

责任编辑:



每年8月,是猕猴桃集中成熟上市的时节。8月21日早上8时,地处丹棱县张场镇岐山村的一片猕猴桃种植基地里人头攒动,在种植技术带头人王正海的带领下,当地群众麻利地将成熟的猕猴桃从枝头摘下装进腰间的篮子里。待篮子装满,再倒入早已等候在路边的三轮车中,运输到王正海建立的林海家庭农场,在这里,这些大小不一的猕猴桃将按照不同大小进行分级包装,随后运输出山。

“2010年,我从陕西引进猕猴桃新品种,在村里的荒山荒坡上试点种植,试验成功后,群众纷纷加入种植队伍,到2016年脱贫攻坚战时期,种植工作达到高潮,目前全村有40多户群众种植猕猴桃,全村猕猴桃种植面积500余亩,年产值近千万元。”王正海介绍,岐山村平均海拔近千米,气候、土壤、降水等条件十分适宜猕猴桃生长,这里产出的猕猴桃个体饱满、口感极佳,一经上市就得到消费者认可,迅速成为岐山村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

“我们曾是省定贫困村,近年来,依靠猕猴桃、晚熟柑橘、茶叶这些‘金果果、金叶子’,不但整村脱了贫,还为村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王正海不仅是猕猴桃产业的带头人,还是村里的党总支副书记,据他介绍,近年来,该村20余亩集体土地也种上了猕猴桃,为集体经济年均创收约10万元。

当天,在种植户紧张采摘猕猴桃的同时,一场让优质山货顺利出山的直播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开展。

“欢迎各位朋友到‘冷藏哥’的直播间,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产品是丹棱县岐山村高山生态猕猴桃,九分甜一分酸,欢迎选购……”岐山村本地人张国权,网络人称“冷藏哥”,是拥有上百万粉丝的“网红”。8月中旬,王正海将一份聘书送到他手中,上面清晰写着:为助力农户增收,用镜头赋能乡村好物,现特聘请您为2025年8月21日“捧起这份甜蜜·助力乡村振兴”岐山村集体经济猕猴桃抖音直播售卖活动公益大使。如此一来,高质量山货与流量“网红”完美结合。

直播过程中,张国权用镜头不断展示岐山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猕猴桃基地里挂满果实的藤蔓以及饱满多汁的一枚枚猕猴桃,直播间弹幕不断滚动着订单信息。

“不久前,我在抖音上看到邛崃市夹关镇雷军团队提供猕猴桃种、管、销全过程服务的视频后,我就立即带着18名猕猴桃种植户专程前往学习,并邀请当地主播帮忙线上销售。”王正海表示,在线上交易逐渐成为主流的当下,“再好的酒也怕巷子深”,猕猴桃销售也要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路子。

果然,掌握了流量密码后的优质山货迅速走出大山,截至8月21日16时,岐山村猕猴桃线上销售上千单,销售额3万余元。

岐山村是丹棱县以产业振兴为核心破解乡村振兴大课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丹棱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其中,该县重点以科技攻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丹棱县联合华南农大、川农大等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品种适应性研究和技术改良,探索“桔香稻田”粮经平衡新模式,开展1200亩试点种植,实行良田种稻油、田埂种经作,推动保留50%左右的经济作物收入;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合作建成桔橙科技小院,组织5次大范围柑橘绿色生产现状调研,探索建立“健康土壤—绿色柑橘”绿色生产模式,开展线上线下农民培训30余场,为果农提供技术专案服务19次、推广面积2000亩;高效运行华南农大丹棱食品生物智造研究院,建设生物发酵、萃取中试线,完善“技术协同攻关—中试放大—标准输出—产业孵化”全链条,投产国内首条冻粑生产线,落地大米糖浆及脱糖大米、HPP果蔬汁、10万吨果汁饮料等项目,产业规模达30亿元以上。

在此基础上,丹棱在全省80个评估县域中,共同富裕指数排名居全省第二,荣获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四川省休闲农业重点县、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等。

记者手记

荒山结“金果”,振兴有新路。丹棱县岐山村的蜕变,是乡村振兴战略下一部生动的“山乡巨变”史诗。昔日荒坡,今成沃野;往年贫土,今产“黄金”。技术带头人王正海以猕猴桃为笔,绘就产业兴、百姓富、集体强的振兴画卷。从引进品种到规模种植,从线下采摘到线上直播,岐山村用一颗颗猕猴桃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冷藏哥”等新农人的加入,更彰显了乡村振兴中的“流量赋能”。短视频与直播不仅卖出了农产品,更传出了山村美名、种出了数字希望。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破解了“好货难出山”的困境,也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

丹棱以一村观全域,以果业为引擎,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了产销加工全环节,更实现了农旅融合、品牌出海的多维突破。这里的实践印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创新与融合,正是其关键密码。荒山种出“金果果”,种的是希望,收的是共富,强的是根基。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