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区县新闻

丹棱:颗粒归仓好“丰”景 稻浪欢歌庆丰年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5-09-22 09:47:26      

责任编辑: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金穗飘香。在丹棱县,从高粱地到水稻田,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轰鸣的收割机穿梭田间,农人欢笑、粮食满仓,好一派丰收景象。

另一方面,丰收之后,由政府、粮油协会或种粮大户组织的各类庆祝活动也纷纷开展。稻田捉鱼、抓猪、逮鸭、运粮等妙趣横生的活动将丰收的喜庆氛围弥漫开来。

2025年,丹棱县水稻种植面积8.251万亩,预计水稻产量4.254万吨。

风调雨顺好“丰”景。


01
丰收忙 科技加持“铁牛”轰鸣


“今年我们村种植的优质高粱预计产量达7.5万公斤,按照当前的收割进度,一周内就能全部颗粒归仓。”近日,在丹棱县仁美镇光明村的高粱种植基地,600余亩高粱连成一片,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株株高粱被快速卷入机械,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丰收现场,该村党总支书记文露的话语中满是丰收的喜悦。

据介绍,这份丰收的成果,离不开当地的精准服务与科技的有力支撑。为保障高粱丰产增收,丹棱县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全程为种植户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同时,积极推广无人机播种、机械化收割、绿色防控等现代化农业技术,不仅有效提升了高粱的品质和产量,更降低了种植户的劳动强度。目前,当地已与多家粮食加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高粱销售打通了稳定渠道,让种植户安心种、放心卖。

颗粒归仓丰收忙。

“以前收高粱全靠人工,费时又费力。现在有了大型收割机,一小时能收割三到五亩地,效率比人工高太多了!”收割机师傅文华桥一边操作机械,一边向记者介绍。机械化作业的普及,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耕方式成为历史。

而在丰收之后,光明村还有更长远的规划。“接下来将把这片高粱地打造成百亩向日葵基地,以花为媒吸引市民游客前来赏花、露营、研学,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土地产生更大价值。”文露介绍。

水稻卷起千层浪,淡淡稻香扑鼻来,丹棱县8万余亩水稻同样也迎来收获季。9月初,该县安溪河流域万亩粮油产业带进入了丰收期,在种粮大户方聪的680亩水稻基地里,三台收割机开足马力作业,金黄的稻谷源源不断涌入运粮卡车。

“今年水稻产量比往年提升了10%,亩产千斤以上是常态,稻谷售价每公斤5元,算下来收益很可观!”2022年,方聪成立了优科粮油专业合作社,将自己的水稻种植经验向村民推广,带领大伙儿一起增收致富。

“种出好粮,才能卖好价!我们今年首次尝试了稻鸭除草技术,每亩田直接节约200元人工成本,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良法增效,经过多次实践,如今,方聪的粮油生产基地不仅是产量提升的“示范田”,更是科学种植的“试验田”。作为丹棱粮油生产的主阵地之一,基地构建了完善的生态防控体系,用生物农药替换化学农药、有机肥替换化肥,还安装了诱虫板和诱捕器,经检测产出的大米达到零农残标准,稻米品质大幅提升,凭借过硬品质赢得市场青睐。

“从耕地、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作业更是为基地增产增收筑牢了根基。以前几十个人干的活,现在几台机器几天就能完成。”方聪感慨道,机械化与生态种植的有机融合,让稻田连年实现丰产增收。

位于安溪河流域下游的仁美镇示范基地是丹棱县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片的重要窗口,9月中旬,这里的1750亩稻谷开始收割。

“5台收割机开足马力一天能收割水稻250亩,天气好的话一周就能应收尽收。”9月13日,这片由低质低效果园和荒地改造而来的千亩粮田开始收割,进入收割范围,瞬间稻香扑鼻。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风调雨顺,基地的水稻产量有望再创新高,大概率能突破1200吨。

近年来,丹棱县立足安溪河流域资源优势,持续打造4万亩高标准粮油产业带,形成了以稻油轮作为主,稻菜轮作、稻药轮作为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多元化种植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打造了“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的田园景观。该县今年粮食预计总产量达5.5万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02
庆丰收 农趣赛事闹丰年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在丰收的同时,广大群众在政府、粮油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庆丰收活动。

9月13日,丹棱县举办“川蜀好风景 天府庆丰收”——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张场镇庆丰收活动,吸引城乡居民和游客走进金峡村粮油示范种植基地,共庆丰收节,沉浸式体验农事之愉、秋收之乐。

“今年,张场镇粮食生产再次迎来大丰收,全镇水稻种植面积5000亩,‘荃优607’水稻品种亩产达2000斤,‘野香优莉丝’水稻品种每斤市价达3元!”今年的粮食卖出了好价钱,当地农民朋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不止田间地头,赛场上的汗水同样迎来收获的喜悦。活动现场,举行了2025“天府橙都杯”“橙 BA”篮球联赛丹橙精英赛颁奖仪式。冠军喜提一头肥硕的生猪,亚军牵着一只羊走下颁奖台,季军则抬起一笼兔子满载而归,奖品充满了乡土趣味,丰收的热闹氛围愈发浓厚。

稻田抓猪。

颁奖礼毕,“耕耘之力、稻海擒猪、独轮运粮、拾穗追鸭、稻香鱼跃”五大农趣赛事瞬间点燃全场激情。“耕耘之力”拔河赛中,各代表队在一声声“加油”声中来回拉锯;“稻海擒猪”赛场更是笑料百出,大家深一脚浅一脚追赶着逃窜的小猪;“稻香鱼跃”赛场里,小朋友们挽起裤脚、跳进稻田,弯腰摸索,体验劳动的甘甜。

丰收的喜悦不仅在赛场,更在市集的烟火气中。活动特设的“丰收市集”上,张场白酒、黄金峡大米、岐山猕猴桃、老峨山茶叶……各个展销摊位前人头攒动,琳琅满目的农特产品吸引市民游客品尝选购。

正午时分,随着田埂边70余桌坝坝宴开席,新碾的“金峡金”大米煮成的米饭香气四溢。大家品尝着“丰收”美味,聊着今年的收成,憧憬来年光景。“既能体验农活,又能品尝地道农家味,不虚此行!”来自宜宾的游客李素莉感慨道。

不仅在张场镇,9月20日,丹棱县另一粮油重镇——仁美镇,也开展了主题为“稻香鱼肥庆丰年 欢声笑语满仁美”的丰收节农趣运动会活动。

活动中,当地群众、学生表演的农耕文化精彩纷呈;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开展的齐心协力“打谷子”、鱼跃人欢“摸鱼奖”、丰收喜悦“运粮忙”等比赛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同时,当地开展的儿童摸鱼、传统农事等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外地群众参与。

从农趣赛事里的热闹欢腾,到“丰收市集”的购销两旺,再到乡村游带来的惬意体验……一场场丰收节活动展现出丹棱县乡村的新气象、新活力。

妙趣横生的丰收节活动。


记者观察


金秋时节的丹棱县,稻浪翻滚、机械轰鸣,沉甸甸的稻穗与高粱交织出一幅动人的丰收图景。

丹棱的丰收,首先得益于科技对农业的深度赋能。从仁美镇光明村的高粱基地到安溪河流域的万亩粮油产业带,无人机播种、机械化收割、绿色防控等技术已广泛应用。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正被“铁牛”轰鸣的高效作业取代。种植大户方聪的合作社通过稻鸭共生、生物防控等生态种植模式,不仅实现亩产提升10%,更打造出“零农残”的高品质大米,让“种好粮、卖好价”成为现实。这种“科技+生态”的双轮驱动,不仅降低了劳动成本,更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而丹棱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将丰收转化为一场全民共享的盛事。稻田捉鱼、独轮运粮、稻海擒猪等农趣赛事,以及“丰收市集”上张场白酒、黄金峡大米等特色产品的展销,不仅点燃了农民的喜悦,更吸引了城乡游客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这些活动以“丰收节”为契机,打通了农旅融合的通道,让农田变景区、农产品变商品,进一步激活了乡村经济。

丰收喜宴。

更值得称道的是,丹棱并未止步于单一的粮食生产。光明村计划将高粱地转型为百亩向日葵基地,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安溪河流域通过稻油、稻菜、稻药轮作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塑造了“美田弥望、稻谷飘香”的田园景观。这种以产业延伸为路径、以生态宜居为底色的发展模式,正是丹棱为乡村振兴提交的精彩答卷。

颗粒归仓,颗粒是粮食,是科技,更是希望。丹棱以丰收为笔,以田野为纸,书写了一幅“粮安天下、农兴旅旺”的崭新篇章,为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增添了亮丽注脚。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