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社科联:洪雅罗家大院成为 “县级社科普及基地”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5-12-28 16:59:29      

责任编辑:


牟艳琳 眉山网记者 黄馨月 文/图
 
古朴的罗家大院。
12月11日,洪雅县社科联举行了县级社科普及基地——罗家大院民俗文化博物馆授牌仪式。自此,洪雅县社科普及基地增至6个。
 
据了解,县级社科普及基地建设是该县社科联贯彻落实《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普及社科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要的积极探索,6个社科普及基地将成为科普工作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成为该县乡村旅游的一个亮点,让社科工作融入县域经济主战场,为该县旅游发展献智献力作出了有益尝试。
 
罗家大院民俗文化博物馆位于洪雅县中保镇场镇,是该县首个农家民俗文化博物馆。从一条小巷进入罗家大院的大门,一栋古朴的木质楼房映入眼帘。沿着石板铺设的院坝,穿过两进的院子,让人仿佛通过时光隧道穿越到了过去,将一切喧嚣和世俗都抛在身后。明代的“岔口楼”建筑更为博物馆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展厅中的件件实物都在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今年65岁的罗瑛说,她是罗家第15代后人,1998年退休后回老宅居住。罗家老宅修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说起民俗物品的收藏之路,时光得倒回到2005年。当时,罗瑛的一位朋友拿了张照片,上面是一把古椅子,说古椅子很难找。罗瑛想,如果把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农具、日常生活用品等收集起来,放在老宅搞个博物馆,让后人了解家乡不同时期的发展历史,那该多好!时光如水,罗瑛花了10年时间遍访洪雅,收集到上千件具有鲜明特征的民俗物品。纺车、高音喇叭、油壶子、烛台、马灯……每一件物品都饱经沧桑,静静地矗立在展馆中诉说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
 
2010年,经过长达6年的文物收集整理后,罗瑛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开馆了。馆内,罗瑛把各个时期的民俗物品整理出来,分别陈列,并通过报刊、书籍、照片来展现各个时期的生活特征。
 
今年,罗瑛又对博物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将展厅、展柜等再次进行了细化分类,并增加了安防设施。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个民俗文化博物馆所吸引,这让罗瑛感到很满足。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