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1-17 11:16:39
责任编辑:
公园内的彩色塑胶丘陵。眉山网记者 杨槐 摄
十八座桥
每座桥都有故事
在美丽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有18座桥。上岛的桥有3座,自南向东北依次为老泉桥、醉月桥和颖滨桥。岛上的景观桥有10座,另有5座道路交通桥。
醉月桥是根据苏轼《赤壁赋》和《明月几时有》意境而命名的一座五孔拱桥,建于眉山建市之初,是最早连接东坡岛的人行桥。醉月桥与远景楼、音乐喷泉紧紧相连,相映成趣,已成为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的核心景区。入夜,华灯初上,站在桥上望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赏月玩水,别有一番韵味。
步入东坡岛,可见岛上有10座景观桥梁。“其命名及文化内容创意是从苏轼典领八州,纵横北宋疆域,所到之处都为百姓办实事,亲民、爱民的史实和诗词文赋中,选取精粹片段和篇章,充分展现苏东坡博大的胸怀,旷达的人生和民胞物与的赤子情怀,使这10座桥成为功德桥、亲民桥、爱民桥。”眉山文化人王晋川告诉记者。的确,只要把嘉祐桥、喜雨桥、徐州桥、明月桥、绿杨桥、西子桥、百坡桥、惠州桥、白鹤桥、载酒桥这10座桥走一遍,就可以粗略体验苏东坡一生的履痕。
望月楼上“美人靠”
尽赏园内美景
吃过晚饭,登上望月楼,吹着晚风,一眼望去有岸边的芦苇、有芦苇旁的白鹭、有洒满湖面的月光。这时你会想到苏东坡,想到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这样的景致在望月楼可以寻到。望月楼为目前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内最大的单体古建筑,全长50多米,呈圆弧形。
望月楼与公园内的栈道相连,在公园游玩的市民走累了,可以在楼上的“美人靠”上休憩。当然,“休憩”还只是望月楼的一种基本功能,它最主要的功能还在于观景。登上望月楼,整个公园的景致尽收眼底。望月楼成为公园的一个观景窗口,让人与自然紧密结合,提升公园的文化气质。
儿童戏水区+天伦园
老少尽享天伦
儿童戏水区游玩的小孩。眉山网记者 殷勇 摄
2000多平方米的沙滩、别致的水景观……这些都在湿地公园的儿童戏水区可以觅得。
眉山虽然是内陆城市,美景、沙滩却也能见到。自公园开放以来,沙滩戏水区就成了热度最高的游玩点。“特别是在夏天,儿童戏水区成了许多家庭亲子的乐园。”市民罗先生说,公园内的儿童戏水区有蓝色的“海水”、柔软的细沙,会让你感受到别样的海洋乐趣。
离儿童戏水区不远的是专供老年人游玩的天伦园。施工方表示,取名“天伦园”,寓意就是让老年人在这里尽享天伦之乐。天伦园建有彩色塑胶丘陵、健身器材,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健身的好去处。
行走在月相栈道
体验星月变化
行走在月相栈道。眉山网记者 杨槐 摄
月相栈道为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中的生态湿地体验栈道,是“东坡水月”主题景点之一,取“月相变化”与“月光如水”之意境,蜿蜒在整个水月滩湿地之上。
公园里栈道上的休憩及展示场所的场地、廊架、水榭、廊桥等形成“新月台(新月)、弦月台(上弦月)、望月台(满月)、玉弓台(下弦月)、银钩台(残月)”的趣味变化。
栈道联系月牙滩(荷莲展示园)、月漪微步(原生态淌水步道)、森林湿地迷宫、婵娟亭、东坡咏月(东坡诗书艺术长廊)、花月滩(花卉植物游赏)等特色景点,沿途展示湿地植物和湿地自净生态系统。
养在湖中心的大雁
东坡湖上的精灵
大雁结伴而游。眉山网记者 张玉 摄
经常逛湿地公园的市民会发现,如今的湿地公园又有了新主人,它们是一群大雁。
“大雁在湖面上时而低头,时而低飞,那白色的羽毛,黄褐色的喙,悠然的游姿,与东坡湖水的粼粼波光配合得相得益彰。”在公园闲逛的中学生胡雨蝶说,大雁远远望去好像一只只白色的帆船在水中荡来荡去,又像天上的朵朵白云映在水面上,那画面真是美不胜收。
据了解,东坡湖内的大雁是市园林局去年夏天专门购买投放到东坡岛,为了让它们留在东坡湖,技术人员还对其翅膀进行了修剪,共有43只,养在湖中心的小岛上,有专门的人喂养和照顾,为的是增加公园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建设还在继续
未来更加迷人
翻阅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图,记者发现,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目前已经建成的核心区位于东坡岛西北侧,占地964亩。“目前建成区还没有规划面积的一半大,整个公园建成后将达到3000亩。”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公园还有中部区域和东部区域仍在建设中,今年还将启动园区服务建筑和地下停车库的建设。
据介绍,建成后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内设乡村风情区、三苏文化荟萃区、珍稀竹木展示区、奇花异草博览区、手工艺制作互动区、岷江观赏区、高雅商住区、水上游乐区。
“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成为成都都市圈的现代休闲示范区和眉山旅游业发展的又一亮点。”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几年之后,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将成为眉山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客厅、生态休闲绿洲和都市活力中心,未来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非常值得期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