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新局面 实现新跨越”栏目】
仁寿上下齐心形成大抓项目和企业生产良好氛围——
勒紧项目“牛鼻子” 抓实企业现生产

在中建钢构西部制造基地,技术工人正在生产钢结构。
记者 姚永亮 罗俊涵 文/图
倍特电动车生产车间,上百名工人忙碌在长达数百米的悬挂生产线上,经过上料、组装、测试等环节之后,一辆辆三轮、两轮电动车陆续下线整装待发;中建钢构西部制造基地,两百余名工人忙碌在宽敞的生产车间,正生产甘肃敦煌大剧院所需的钢结构,现场火花四溅、马达轰鸣……这是2月28日,记者在国家级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园区采访时见到的场面。
“春节期间,我们园区有11家企业在加班加点生产,预计新增产值8000万元,从而为园区一季度顺利实现‘开门红’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已恢复生产,绝大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一季度开门红有能力实现。”天府新区仁寿视高园区管委会主任何建坤介绍说。
谈全市经济发展,无法回避占全市经济体量的三分之一的仁寿县。同样,作为仁寿乃至全市产业园区桥头堡和排头兵的视高园区,这里抓项目、稳增长、促发展的景象,正是今年仁寿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任期目标冲刺年”工作部署,勒紧项目“牛鼻子”,奋力冲刺“开门红”的一个缩影。
层层落实 勒紧项目“牛鼻子”
“今年如何落实贯彻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任期目标冲刺年’工作部署,做出仁寿县应有的贡献?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上衔接汇报争取,加快推进工业、城市和一三产项目,以项目统揽经济工作,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2月19日召开的仁寿县委第82次常委(扩大)会议上,仁寿县委书记冉登祥在讨论全年经济工作、项目工作时如是说。
为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为项目推进提供强大动力,仁寿县实行重大项目指挥部负责制,由23名县级领导担任指挥长,牵头推进总投资548亿元的23个重大项目,并将该制度向乡镇、部门和园区延伸,形成大抓项目的良好氛围。同时,完善项目考核机制,实行项目开竣工目标管理,提高项目考核比重,将重点部门、园区和乡镇考核分值从5分提升至20分,对未能按期开竣工项目的负责人进行追责。
完善项目决策机制,坚持项目委员会决定项目干不干、规划委员会决定项目怎么干、财经委员会决定项目什么时候干,切实增强项目工作的科学性。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县委、县政府每周研究一次项目工作,每周督查通报一次项目进展。
在2月26日举行的全市2016年第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竣工仪式上,仁寿县总投资176亿元的9个重大产业项目入围。“截至2月26日,全县续建、在建和新建的90余个重大交通、产业、民生和城市建设项目已全面复工。”该县发改局负责人说。
政策激励 抓实企业生产
“为实现一季度县域经济‘开门红’目标,我们锁定目标不放松,通过抓企业生产和项目培育,预计全县GDP一季度增长9%、达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一季度增长12%、达78.5亿元。‘开门红’目标任务会如期完成。”仁寿县经信局负责人介绍说,正是因为仁寿县及早谋划项目、强力抓企业生产、大力培育项目,全县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均好于预期。
仁寿县锁定工业经济“开门红”目标任务,印发了《关于确保2016年经济工作“开门红”的通知》,对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下达至各园区、乡镇,进一步强化运行监测预判,集中精力抓重点、千方百计求突破,全力争取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实现“开门红”。
为鼓励工业企业(项目)不停产、不停工,仁寿县政府在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400万元工业经济“开门红”奖补资金,重点奖励税收贡献大、产值贡献大、就业人口多的企业和项目。春节期间,该县共有中建钢构、中天丹琪等23户规模企业做到加班不停产,为“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该县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充分挖掘现有企业增量,加快推进现有的技改扩能项目。预计一季度新增8户规模企业。
今年1月,仁寿县全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增速继续排名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