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绿色+水域 眉山水域面积为省均3.3倍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6-04-02 19:00:57      

责任编辑:


——聚焦眉山“三大工程”系列报道(二)
 
眉山网记者 郑顺 文/图
 
河岸走廊、景观大树、休憩沙滩……“这段时间天气好,我们下午都在这河边晒太阳,很舒服、很安逸、很漂亮!”3月31日下午,记者在洪雅县“引青入城”项目采访时,当地市民张文娟笑着说。
 
洪雅“引青入城” 是集生态、环境、防洪、景观、民生、产业、新型城镇化发展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也是全市“千湖之城”的典范。该项目于2015年1月竣工,项目建成后,形成了10公里的城市活水景观带,对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产业发展,打造“第一景区”、“第一会客厅”,构建“旅游一体”新格局发挥了巨大作用。
 

“引青入城”项目。
 
群众声音:“引青入城”   开窗见景造福市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洪雅某中学教师朱儒明说,“引青入城”工程的建设,正在使这座生态旅游城市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让广大群众在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满怀自豪和喜悦。
 
3月31日下午,记者在洪雅县“引青入城”项目看到,不少市民在此聊天、散步。“很多人希望家门口或者后院有一个休闲之处,可以每天享受贴近自然的美好生活。”正在散步的张女士表示,如今这个希望已变成了现实,“没想到政府能把这么‘金贵’的土地用于打造城市景观,造福广大市民。”
 
“现在开窗见景,空气清新,能够居住在这里,享受城市建设的红利,心里万分高兴。”附近社区的居民卢政国说。
据洪雅县水务局副局长刘水华介绍,“引青入城”项目从谋划到建设,再到今天的顺利建成,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凝聚了多届县委、县政府的努力,得到省发改委、省项目办、世行代表团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得到涉及村(社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引青入城’项目总投资2.8亿元,包括引水渠工程和城区段工程两部分。引水渠工程长9.6千米,设计流量为每秒13立方米;城区段工程主要是铺设截污干管13.9千米,新(改)建河道8.8千米,新建河道景观及配套工程。”刘水华说,“这也是洪雅城市建设的‘一号工程’,建成后,这一带的人气、商气一下子就旺起来了!”
 

市民正在享受千湖之城带来的“福利”。
 
成效显著:绿色和水域并重  全市新增水域面积80.5平方公里
 
自实施“千湖之城”建设以来,眉山城市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城市内涵得到极大丰富,宜业、宜居、宜商、宜观、宜游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在逐步绘成。
 
规划目标任务超额完成。通过“增水”、“见水”、“活水”、“碧水”、“甜水”的“五水”工程实施,已实现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80.5平方公里,完成投资56亿元,水域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8%,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3倍。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实施水景观打造,二区四县“一城一水体湿地”全面建成。眉山中心城区建成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彭山区建成寿乡水岸﹒五湖四海湿地公园、仁寿县建成城市湿地公园、中央水体公园、洪雅县建成引青入城、丹棱县建成思蒙河梯级蓄水工程、青神县建成竹林湿地公园。
 
中心城区“四湖”建设突破性进展。“南湖”主体工程正在建设,今年完工;“西湖”重点建设项目蓝妖庙水库正抓紧施工,年底完工;“东湖”(穆家沟水库)已取得立项批复,正进行初步设计;“北湖”规划修编已完成,正进行“大北湖”体育主题生态湿地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并在年内启动涉及项目拆迁工作。
 
据悉,十三五期间,全市“千湖之城”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规划水域面积恢复和新增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达到10%左右。其中,2016年,我们将牢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用水,加快“五水”工程建设提档升级,实现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20平方公里,使全市水域面积达到6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提高到8.35%。


媒体记者聚焦我市“千湖之城”建设情况。


瓦屋山场镇


雅女湖鸟瞰图(李万双摄)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