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联动是眉山发展的有力保证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眉山发展之路(中篇)
眉山网记者 李泓莹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回望发展征程,海纳百川,造就了眉山“包容”的城市精神。既有海纳百川、开明开放的胸襟和气度,也有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姿态。
近年来,我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对外开放,主动走出去、抓机遇、求突破,融入全国、全省发展大格局,以开放的视野谋划追赶超越,以更大的力度狠抓招商引资,以包容的心态与姿态,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包容”精神引领下,近年来,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大量引进人才、技术,接纳外界的新思想、新观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大润发、沃尔玛、伊藤洋华堂、万达等知名品牌纷纷入驻眉山,亚马逊、联合利华、美国通用、巴斯夫、林德气体、海尔等世界500强企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眉山,眉山是除成都外入驻世界500强最多的市州。一大批重量级的战略投资者,正带动着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着相关产业的崛起,为眉山的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
包容,作为眉山这座城市重要的精神特质,至关重要,更为眉山的发展赢得了无数次的机遇。2016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将大数据中心落户眉山岷东新区;总投资400亿元的黑龙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开工;在第16届西博会上,眉山一口气签下41个项目,总投资434.53亿元……
践行海纳百川的“包容”城市精神,扩大对外开放,眉山着力构建内外畅达、互联互通的现代交通体系,营造发展的硬环境。
交通区位颠覆巨变。抢抓西部交通枢纽建设机遇,重点瞄准“融入成都、同城发展”这一主线,连续5年掀起综合交通建设大会战,规划了“四横八纵”铁路网,“三横五纵”高速路网为主的18条干线公路网,完成了成绵乐铁路、雅眉乐高速、遂资眉高速、汉阳航电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
2012年,眉山大胆提出融入成都“四箭齐发”战略,工业大道、滨江大道、岷东大道、天府眉山大道“四箭齐发”,全面展开建设。如今,眉山境内连接成都的大通道10余条,形成了眉山到成都、区县到眉山中心城区、乡镇到县城“半小时经济圈”。随着成绵乐城际铁路的全面通车,眉山城区与成都的时空距离再被拉近。
“眉山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外地客商看好眉山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纷至沓来。
践行海纳百川的“包容”城市精神,塑造城市软实力,我市着力构建打造政务软环境,实现开明开放。
2013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就挂牌成立了行政审批代办服务、“一费制”缴费服务、金融服务等“三中心”,减少入驻企业办事环节和程序,将原本需要3个月的办证时间缩短到15个工作日。
2016年8月,我市“星级”服务再次提升。在全省率先整体推进10大类行政权力全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运行,涉及48个部门、5600多项行权服务事项全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清权、减权、制权、晒权。
全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推行清单式管理的“四个当天”工作法,建立完善“四个中心”,打造了眉山政务服务升级版……
“只要企业有需求,我们将无偿为其跑腿。代办的项目在审批时限上最快可缩短50%。”市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阚建军说。不墨守成规,不为条条框框所束缚,创新发展机制,只为吸引项目、资本、技术、企业和人才等发展要素,这正是眉山“开放包容”特质的最佳说明。
与此同时,我市深化雅眉、甘眉合作,加强与长三角、泛珠三角、京津冀和港澳台等地区的经济合作,务实推进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凝聚了各种有益于眉山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正在成为成都平原西南面发展的高地、资金与人才涌入的“洼地”。
在全市上下奋力建设“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的今天,眉山要以什么样的姿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弘扬海纳百川、开明开放的“包容”精神,以更开阔的国际视野,以更积极、开放的文化心态,全身心地拥抱世界,从而培育大产业、营造大环境,加快形成眉山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