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共荣是眉山发展的最佳结果
——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眉山发展之路(下篇)
眉山网记者 黄海波
二月眉山,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从设区建市时的一穷二白,到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117.23亿元,落户世界500强企业49家,年轻的眉山正用强有力的经济数据彰显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前进动力。作为四川最年轻的地级市,眉山靠什么吸引这么多世界500强?唯有开放合作,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早在1985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指出:“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的发展更好地惠及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鲜明提出转型发展“对内靠改革、对外靠开放”,把开放合作和投资促进作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的最直接抓手。而去年我市出台的《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想发展自己,必先融入世界。眉山地处内陆地区,对外开放不够,必须坚持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共赢带动发展。在节后的四川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2007年6月,“吉香居”荣获全国泡菜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实现眉山本土企业“国”字号品牌零的突破;2008年6月,四川省泡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吉香居开工建设;2011年8月,吉香居被国家8部委联合评审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13年,吉香居建成了国内第一条泡菜企业全自动灌装生产线……纵览吉香居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其中不得不提一件事情——2011年,吉香居与韩国最大的综合性食品公司希杰集团的强强联手。两个竞争对手粘合在一起,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不仅为眉山泡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加了更加便捷的道路,更为眉山泡菜做大做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共赢提升城市品质。春日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上下一碧,一片粼粼波光闪耀在绿树红花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岸边柳眉桃腮,燕语呢喃。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仅是眉山城市发展的缩影。近年来,眉山经过层层筛选,聘请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院,先后合作完成了数百项高起点、高标准的城市规划,提升了城市品质。
共赢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2016年8月23日,彭山区人民政府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彭山区产业新城PPP项目签约仪式。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不低于300亿元,按照近期与远期结合开发运营。通过双方连续合作开发运营,预计可以新增城市建成区10—15平方公里,高端产业区15—21平方公里,每年贡献产值600—8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8—10万个。
据了解,2016年眉山全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达97个、合同金额1248.7亿元,成功引进中铁文旅投资400亿元的黑龙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该项目是建市来单笔投资最大的项目,实现了全市招商引资百亿项目再突破。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也是国际知名企业纷至沓来的一年。全市全年新签约由世界500强投资项目8个,为历年来之最,成功引进了陶氏化学投资5.22亿元的年产6万吨丙烯酸系乳液项目、华为软件投资10亿元的大数据中心示范项目等。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优质项目落户、建成,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助推全市经济发展,更为经济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开放赢得先机,合作赢得未来,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两步走”规划(到2017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努力建成全省创新发展先行区、统筹城乡先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开放合作先行区和全面小康先行区)的引领下,未来只要我们以百倍的热情、十足的干劲,主动作为,就可以顺利实现内通外畅、地上地下、互联互通的水陆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全方位开放合作体系全面建立,经济开放度显著提升,眉山必将建成全省开放合作先行区,谱写出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