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7-03-26 13:59:06
责任编辑:
王敏(右一)在梅湾水库调研
王敏:发挥专长写提案 结合实际呼民生
政协第四届眉山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下简称“政协会”)在即,市政协委员王敏在工作的同时,总会抽出时间来为今年农工党眉山总支要提交的提案做最后的梳理。
这次政协会,王敏等农工党员把目光聚焦到水库水质保护上。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多次实地调研走访,撰写了集体提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水源地保护 切实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的建议》。
目前,全市依法划定的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5个人,分别是黑龙滩水库、龚家堰水库、梅湾水库、复兴水库、青衣江马河山段,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60个,供水能力36.5万吨/日,自来水供水人口286万。农工党眉山总支调查发现,因眉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主要以中小型水库及河流地表水水源为主,可能导致全市饮用水水质安全存在诸多隐患和问题。
王敏告诉记者,农工党已经连续三年关注我市的环保问题。2015年,该党提交了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集体提案,2016年,该党则关注我市地表水污染问题。今年,农工党眉山总支在关注地表水的基础上着重了解了我市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安全。
王敏在市环境保护局工作,作为一名环保人,与环保打了十多年交道,这次的集体提案,理所应当地交给他执笔。平日里虽然工作繁忙,但这也没有影响他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能,对待问题也丝毫不怠慢。他秉着饮用水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想法,把关注点放在民生问题上。
日前,王敏又再次来到丹棱县梅湾村的梅湾水库,实地了解饮用水保护情况。王敏和丹棱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一道,沿着梅湾水库边走边看。“目前梅湾水库属于几类水质,哪些指标偏高呢?”“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污水怎么处理?”王敏一边查看,一边和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为了更加细致地了解梅湾水库的情况,王敏还来到梅湾村村民家中,了解村民如何处理生产生活污水。“政府都要求我们种植柑橘时使用有机肥,平时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都有规定倾倒的地方,也有专人进行处理。”梅湾村村民黄树芝说。
“梅湾水库现在是丹棱县特色农业旅游景区,当地将一产和三产进行融合,确实给农民增收起到时效,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当地也采取了相应措施防治污染。”王敏说。
除了实地调研,他还要分析对比全市65个饮用水源地的数据指标。在王敏的电脑里,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里面放着国家关于饮用水源地的各项规范和水质指标,他表示,将法律法规与水质指标放在一起,可以方便自己随时查阅,对比饮用水源地水质与国家标准,让自己更加清楚地了解情况。
“启动制定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条例》法规”“编制水源地保护规划,科学保护饮用水源”……经过调研和开会研讨后,王敏将农工党眉山总支的提案总结成了六条建议。他说:“我们通过提案,希望进一步提升全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水平,保证市民的饮用水安全。同时通过调研和走访,宣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升大家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中来。”
胡加全认真撰写提案
胡加全:构建“智慧交通” 治理拥堵缓解停车难
近年来,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我市出现部分路段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今年的市政协会上,我市交通和城市管理问题也受到一些政协委员的关注。
“我市交通管理目前存在‘三难’,一是交通设施的管理和维护难,二是车辆停放难,三是电动车管理难。”政协委员、民建会员胡加全说。今年,《关于推进城市交通“三难”治理的建议》是民建眉山市委的集体提案。
“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接近62.5万辆,居全省前五位。机动车的增加,城市、交通建设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胡加全说。做电子设备经销生意的胡加全,来眉山已经20年。20年间,他见证了这个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的成长。“从小县城变成了一座有文化底蕴、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城市。”
但是,城市的发展伴随着交通“三难”的阵痛。胡加全讲起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次宴会,原定下午六点开始,他驾驶车辆从岷江一桥行驶到宏远盖丽广场附近时遭遇堵车。“一个红绿灯路口,等了四个红灯才通过。原本以为半个小时之内能到目的地,结果用了四十分钟。”胡加全说,在等待的过程中,他还不时能发现一些电瓶车司机不按交通指示灯行驶,横穿马路等行为。
在征集本次政协会提案时,胡加全的经历引起了民建其他会员的共鸣。该会经过实地考察调研,找到了造成“三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城市道路及其附属设施规划建设不当、停车泊位周转率和利用率较低和电动车使用者未按规定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交通违法行为突出。为此,民建眉山市委提出了启动制定《眉山市城市交通管理条例》法规、进一步统筹规划中心城区临时停车泊位等七条建议。
“七条建议中,我们希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立智能化、现代化交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胡加全说,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交通状况信息模拟分析,智能管理交通流量,建立指挥路网。同时建立或利用媒体等信息平台,广泛发动群众和交通参与者关注路况信息,鼓励所有交通参与者及时将交通信息反馈给交通指挥中心。
在信息资源共享上,打破行业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利用交通大数据平台,实现多个部门和交通参与者第一时间合作互动,提高道路利用率和交通管理效率,疏解城市交通,方为长远之计。
袁兴亮(右一)到合作社了解不知火的成熟情况
袁兴亮:提升水果品质 助力产品标准化
“你家的不知火今年烂的多不多,占了总产量的几成呢?”3月23日下午,丹棱县龙潭村,丹棱县农业局农艺师袁兴亮站在果林里,与正在采摘不知火得村民赵树君热闹交流着。
“今年不知怎么的,果子渗袋和果朳处发霉的比往年多了一两成……”袁兴亮一边听赵树君讲,一边记录她的问题。身为农艺师,袁兴亮要尽力为果农解决种植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但是今年,他还有一个任务——撰写提案。首次作为市政协委员,袁兴亮结合工作实际,将目光关注点投在水果品质的提升和产品标准化的打造。
袁兴亮告诉记者,之所以关注水果品质与标准化生产,源于今年丹棱不知火普遍发生的果子渗袋和果朳处发霉的问题。“不知火属于柑橘当中比较精贵的品种,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同时树势天生比较衰弱,树质抵抗力较差,生长过程中遇到伤害自愈能力变差,就容易渗袋,果朳处发生霉变。”袁兴亮说。
在袁兴亮看来,水果的品质是其价值高低的关键,也是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果子不好,不仅影响了不知火的品质,还给果农带来不小的损失。所以,我想以提案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关注不知火等水果品质的提升,帮助丹棱的水果进行标准化的生产。”
为了撰写提案,袁兴亮查阅各种书籍资料,并趁着不知火丰收的季节,每天到田间地头,在为果农指导农技时,了解不知火的生长情况和收购情况。“本来亩产可以在3万元,但是部分不知火品质不好,今年亩产只有两万左右。”果农余建成告诉袁兴亮和记者,看着不知火品质降低,他十分心慌,同时也心疼自己辛苦种出来的水果卖不起价。
经过调查和查阅,袁兴亮找到提升不知火树势和抵抗力的方法:使用有机肥、合理开沟、定时修剪果叶平衡……但是通过这一事件,袁兴亮也看到提升水果的品质,助力产品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
“目前丹棱的不知火有了一定的品牌和名气,但是因为果农或者合作社还是‘单打独斗’,品质标准不统一,质量欠缺均一性,影响了丹棱不知火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继续做大做强。”袁兴亮说,目前,他正在思考总结,将不知火的种植技术和标准形成规范。
李晓萍(右一)深入医院做调研。
李晓萍:关注全市医疗废物科学处置 保障老百姓健康安全
“你们的医疗废物是如何处理?”“这些医疗废物处理起来有没有什么困难?”
“每一次操作都会造成外包装垃圾或者生活垃圾,我们都会在储物间进行初步分类,然后送到污物间进行暂存,每一天工人师傅都会将污物间的医疗废物进行收集,送到专门储存医疗废物的地方……”3月23日,市政协委员李晓萍来到城区的一家医院进行调研,她仔细地询问了该医院护士是如何处理医疗废物,也了解该医院对医疗废物处理的整体情况,对于每一个了解的情况,她都详细地记载在本子上。
像这样的调研还有很多,从今年2月份起, 李晓萍就深入到市、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向医生、护士了解医疗废物的处置情况,深入各医疗废物站了解情况。说起为什么关注“全市医疗废物处置”,李晓萍一下打开了话匣子,作为一个老卫生人,她清楚地知道医疗废物是环境污染物的一个重要源头,若处置不当不仅会给环境带来恶劣影响,甚至会成为传播疾病,影响群众健康的重要隐患。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李晓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认真深入地走访,她发现“全市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存在处置机构不足、处置能力不强的问题。”李晓萍表示,我市目前仅有一家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当前,我市共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000多家,日产医疗废物近5吨,而处置中心仅有一条日处理规模为3吨的处理线,主要负责5区县(仁寿县除外)372家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
了解了这些情况,李晓萍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她既是一名老卫生人又是一名政协委员,她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将所了解的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在李晓萍的倡议下,农工党眉山市总支的其他几位政协委员纷纷加入到调研的队伍中来。
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 李晓萍和其他政协委员掌握了大量的素材,经过深入地探讨,她们确定了写作提纲。为了能写好提案,李晓萍专门学习了相关法律条例,所涉及的每一个数据都认真核实,将所收集的素材整理成文件夹,以便随时参照,经过近10多次反复修改,她终于严谨认真地完成了《关于科学处置全市医疗废物的建议》的提案。李晓萍希望《关于科学处置全市医疗废物的建议》的提案能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增设机构,提升处理能力,更新设备,通过科学规范,处理全市医疗废物,消除医疗垃圾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保障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乔志军(右)向货车司机调研路况
乔志军:烂路影响生产生活 期盼早日得到改造
“这条路烂了好多年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晴天灰尘大、雨天到处都是烂泥巴,开货车每次都是提心吊胆,一抖一抖,包子还容易掉。”熊朝云家住东坡区尚义镇,每天都要经过从眉山火车站至眉山金象大道洞子口这段路,这段路虽不长,坑坑洼洼的路面却让他提心吊胆。
“路太烂,以前很多货车都在这段路上翻过车,久而久之,很多货车司机都不愿意来跑这段路,很多商家都搬走了。”吴中原在眉山火车站附近经营一家粮食批发店,他在这儿开店已经四五年了,这些年很多同行都因为路太烂搬离了,他还在坚守着,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眉山火车站至眉山金象大道洞子口这段路能得到改造。
……有着和熊朝云、吴中原一样心愿的人还有很多。眉山火车站至眉山金象大道洞子口这段路被称为眉山火车站站前路,全长1.5公里,是火车站通往金象化工园区及铝硅工业园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市政协委员乔志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觉得有义务有责任把问题提出来,希望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
为了写好提案,乔志军对眉山火车站站前路段进行了详细深入地调查,发现这段路附近本来是四川最大的几个粮食批发市场之一,近年来,随着大货车车流量的增多,道路又没有及时的维修,整条道路许多地方出现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小车经过此路段经常损伤底盘,行人雨天骑电瓶车、自行车经过此路,常因积水而陷入水坑里,到火车站、高铁站只能绕道走,交通十分不便。如今,这一片的整个商业活动冷清, 门市、 库房、 粮食批发市场现在已经大部分人去楼空,周围的企业和居民的压力都很大,过往居民常形容出门“天晴戴口罩,雨天跋山涉水”,严重影响过往群众出行安全及周边单位企业正常生产生活。
现在眉山火车站站前路路段周围的商家和居民共同的心愿,能早一点将这一段路进行改造。附近的企业和村民纷纷表示,愿意参与到这条路的改造过程中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基于老百姓的迫切愿望,乔志军认真地完成了这个提案,他希望这个提案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能早日将眉山火车站站前路路段进行改造。
“周围的居民和企业不在行路难,结束夏天灰尘漫天 雨天道路泥泞的日子,环境污染也能降低不少。”乔志军认为修好这段路有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这段路修好后不仅能解决周围的企业和居民出行难问题,还能提高这条路周边的商铺活跃度,还因为这段路紧挨着成昆铁路线 ,更会提升我们的城市形象。
张红霞(左一)正在梁敏家了解情况。
张红霞:建社区公共家庭教育组织 让家长与孩子一同成长
目前,我们国家下一代的教育往往依托于学校和家庭。但是在家庭教育这一块,很多父母因为缺少对子女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家住东坡区大北街的市民梁敏和妻子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女儿今年已经10岁了,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梁敏越来越觉得女儿变得不好管。“小孩慢慢长大了,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她喜欢自己安排自己,作为家长又觉得她会安排不好。”梁敏坦言,他和妻子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不懂教育,不知道如何培养女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孩子快到了叛逆期,女儿叛逆的时候,他总会感到非常无奈,所以,他们非常需要一个免费的平台,有专业的老师经常讲解如何科学育儿,让他们能够掌握这种方法,在带小孩的过程中不走弯路。
“有的家长虽然学历很高, 但是他毕竟不是从事教育这个专业, 所以他对教育隔行如隔山; 而有的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就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奶奶,他们对于孩子就只能解决温饱上的问题, 对于孩子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方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实在是帮不上忙。” 市政协委员张红霞,她既是一名家长,也是一名从事教育20多年的老师,所以十分关注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她虽然从事教育,但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而对于那些没有教育经验的家长来说,就更需要学习和提高。
“走访的时候, 家长们都提出来,有的培训学校的确在做这个事情,但这并不是公益的,而且收费还很贵。有些学校虽然在对家长进行培训,但毕竟学校的主要工作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教学, 对家长培训虽然也在做,但没有那么频繁。” 现实表明,有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都遭遇到了梁敏夫妻俩这样的困境,他们非常希望有专业的教育人士对家庭教育这一块提供恰当的帮助。
通过走访和调研后,张红霞和其它三名市政协委员联合撰写了一份关于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几点建议的提案,准备在今年的政协会上提交。“设立社区公共家庭教育组织,服务人员可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每年有计划地开展一些社区教育活动:比如定期聘请育儿指导师、家教专家、儿童心理学专家等为父母及其下一代授课;对社区所在地管辖范围内的夫妻从婚后备孕到子女的出生、养育、成长等全程进行全面、深入、持久的专业指导和跟踪反馈,同时宣传推广成功育儿方法,解答社区居民养子困惑,让家长和子女共同成长。”张红霞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建立这样一个长效、覆盖面更广的平台,让更多的家庭受益,让父母掌握比较好的家庭教育的方式, 会融洽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让家庭教育更有效,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有效了,那么在学校里老师的教育也就更轻松,因为教育本来就是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一个合力作用。(眉山网记者 李幸 张玉 文/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