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7-04-29 08:28:11
责任编辑:
抢抓新机遇 提升竞争力
——三论贯彻落实市四届二次党代会精神
眉山日报评论员
在百舸争流的发展大潮中,机遇是重要的因素和条件。谁能首先抓住它、用好它,谁就能实现率先、创新、超越,提高竞争力。在市四届二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李静掷地有声地提出,要抢抓新机遇,坚定不移建设大都市区新高地,打造千里大交通、百万大城市、百个特色镇,提升眉山城市核心竞争力。
这是新的科学分析,是新的战斗号令。我们要敏锐地发现和把握发展新机遇,创造性地用好新机遇。回顾眉山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成就,关键就在于我们敏锐适时地抓住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四川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以及天府新区等重要发展机遇,始终坚持“融入成都、同城发展”,坚持推进工业强市,提升投资软环境,切实把劣势转化成了优势,把优势培育成了磁场。随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如今的眉山,已成为产业西移投资的首选地。
未来几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眉山再出发、再追赶、再跨越的战略机遇期。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四川自贸区”等战略的实施,天府国际机场全面开建,特别是国务院把成都定位为6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建设西部经济、科技、文创、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成都市将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和成都大都市区发展格局。作为距离成都最近的市,眉山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主动融入成都大都市区,我们就能放大区位优势,实现弯道超越、后发崛起。
抢抓新机遇,建设大都市区新高地,要筑牢交通基础,建好千里大通道。为此,各级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构筑起贯穿全市、辐射全域的“四纵四横”大通道格局,形成支撑大都市区新高地的“主骨架”。要围绕“主骨架”,同步布局建设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快线、慢行系统,科学布局城镇、产业、园区、新区、景区,力争早日形成“十字带动、两翼齐飞、全域共进”的新高地。
抢抓新机遇,建设大都市区新高地,要打造百万人口大城市,提升城市首位度。城市发展,需要人的力量。没有人气聚集,就没有商气,经济也不会活跃。汇聚人口、激活发展力量,各级党委政府就要顺应“互联网+”时代下的城镇发展趋势,加快建设“一城双核多组团”的百万人口大城市。要结合眉山实际,坚持跨江东进、拥江发展,抽松老城、繁荣新城,加快岷东新区建设,启动北湖片区建设,尽快将北湖建成“城中之湖”。要推动仁寿、洪雅、丹棱、青神等县域城市加快发展。
抢抓新机遇,建设大都市区新高地,要重点培育百个特色镇。乡镇是构成城市的小单元、小集合。要让特色乡镇“特”起来,就要做实“产”、做足“绿”、做活“水”、做美“景”、做特“文”,打造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历史文化名镇、旅游风情小镇。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创建省级“四好村”。要坚持统筹城乡“四种模式”“四个转变”“四有目标”眉山路径,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入镇。
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眉山要增加创新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必须牢牢抓住各项新机遇,谋求新招,先人一步,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是对眉山发展的厚望与重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用辩证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全面把握客观规律和客观实际,看准了的事抓紧去干,抓住了的事一定干好,确定了的目标一定要实现。要抓紧贯彻落实市四届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严谨踏实的作风,保持定力继续前进,为建设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再腾飞而不懈努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