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大党建”引领“大群团” 大作为促进大发展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5-13 09:43:14      

责任编辑:雷尧


  眉山网记者 李幸


  群团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群团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推进群团改革工作中,彭山区坚持把群团改革摆在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突出以“大党建”引领“大群团”、以广覆盖实现大凝聚、以大作为促进大发展,锐意推进群团工作转型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初步构建起整体联动、开放多元和常态拓展的“大群团”工作格局。


  创新组织建设

  以“广覆盖”实现“大凝聚”


  春季,是火龙果扦插育苗的季节,在彭山区公义镇马林村,弋皎皎正在指导该村几名妇女种植火龙果。作为一名80后,弋皎皎不但是一名创业者,也是公义镇马林村妇联兼职副主席。


  “虽然只是一个兼职,但责任在那里,我就必须努力做好,争取带动更多的妇女创业就业。”在当选为马林村妇联兼职副主席后,弋皎皎在如何带动女性创业就业上下功夫,通过自己种植百香果、火龙果等特色水果基地,辐射带动10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创业示范和社会效益明显。


  彭山区彭溪街道兴崇村2017年成立妇联,有妇女代表32名,执委7名,主席1名,专职副主席1名,兼职副主席1名。每个执委、主席负责联系组员,建立微信群,发布教育用工医疗等信息;执委每月召开至少1次例会,研究解决执委、代表入户搜集的问题。会改联后,该村制定了涉及组织建设、发展增收、家庭建设、权益维护、帮扶关爱5个方面16项任务,每项任务都由执委认领,年底时工作完成情况接受上级妇联考核、村两委和妇女代表的评议。


  彭山创新群团组织建设,把群团组织建到产业链上,把群团组织延伸到社会群体中,把群团组织健全在基层一线。截至目前,彭山先后成立了10个产业党总支,8个产业工会,1个基层农技协组织,成立新兴领域群团组织195个,2名企业一线职工当选为区总工会副主席。推行“团区委+教育局”双重管理模式,实现团建带队建,在全省率先完成村(社区)妇代会改建为妇联,全面创新推进乡镇妇联区域化建设改革。


  创新统筹方式

  以“大党建”引领“大群团”


  在群团组织体系建设上,彭山区特别注重区、乡、村三级组织的建立健全,让群团组织“神经末梢”更灵敏,“毛细血管”更畅通。


  通过创新设立群团党工委,统筹加强群团组织党的建设。牢牢把握群团改革正确方向,加强和改进区委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创新设立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统筹加强群团活动阵地建设。联合建立区级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分中心,配备公益性岗位专职工作人员13名,在区、乡镇、村(社区)党务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群团服务窗口,配备1名以上工作人员,建立起三级联动群团组织便民服务体系。


  彭山区武阳镇团委书记黄霞,就是该镇的群团服务窗口的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平时主要负责基层群团事务。“群团工作很多都是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大家都很关注,这也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每当你看到自己的工作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我就觉得很值。”黄霞说起自己的价值,也是十分的自豪。


  如今,在黄霞这样的工作人员中间,流传着这么一份“工作指南”——当好“服务员”,直接联系群众,面对面地了解群众需求和反馈;当好“采购员”,把服务的机构、项目、资源梳理分类,进行有效对接;当好“快递员”,把服务内容有效送达,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创新服务载体

  以“大作为”促进“大发展”


  5月3日,彭山团青河长(团委志愿者青年河长)杨永太带着3名团员巡视岷江流域彭山段的治污工作。


  杨永太的主要职责就是每月按时沿着岷江流域彭山段进行巡查,发现是否有偷排污水、乱倒垃圾、乱搭乱建、偷采砂石等行为,一旦有所发现,便及时向沿岸有关乡镇和部门汇报,进行查处。此外,杨永太还定期组织志愿者到河边捡拾垃圾等,保持河岸干净整洁。


  彭山在推动群团工作中,实行项目化、台账式、清单式管理。积极引导服务对象紧扣热点创新项目、参与中心项目。如围绕环保集中整治,彭山区成立了工人河长、巾帼河长、团青河长等20人的护河队伍;举办“散乱污”关停企业下岗职工就业推荐会,解决就业岗位206个。围绕脱贫攻坚,彭山区广泛开展青春扶贫、巾帼脱贫、科技帮贫等行动,助力1200多户贫困户脱贫。


  彭山区探索“互联网+群团工作”机制,加快“智慧群团”建设,建立彭山区总工会、共青团、寿乡女性、残联等微信公众号,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同时,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该区还加强与社会服务、公益组织的联系和联动,开展“招善引慈”等活动,形成服务社会聚合效应。目前,该区推进群团服务项目30个,购买服务180余万元,有近30个社会公益和志愿者组织参加,4万余人次受益。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