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陈云华:传承青神竹编技艺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06-20 09:17:03      

责任编辑:罗思源


  眉山网记者 张玉 文/图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我市明确到2022年,全市竹产业实现年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竹资源稳定在110万亩以上。为推动竹文化与竹产业发展,2018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将于6月28日至7月1日在眉山举办,以此为契机,眉山将进一步擦亮竹产业金字招牌。竹博会前夕,本报特推出“繁荣竹产业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讲述我们身边和竹子有关的故事。

  【核心提示】

  青神竹资源十分丰富,农家房前屋后,沟边山坡遍布慈竹、斑竹等几十种竹子。千百年来,这里勤劳的人民,把竹子编织成生活用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作为土生土长的青神人,今年已71岁的陈云华从幼时就耳濡目染邻里乡亲的竹编日常,开始学习竹编。数十年里,他继承和发扬了青神竹编技艺,不仅获得了国际竹编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竹编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荣誉,还用一根根细如毛发的竹丝,创造了上亿财富,带动群众居家就业、从事青神竹编致富。

1.JPG

陈云华一生钻研青神竹编,带动群众居家就业、竹编致富。

  传承竹编技艺

  一生铸就竹之魂

  陈云华做事有个特点,便是瞄准目标,心无旁骛。在他学习竹编之初,青神的竹编人很多,而竹编技艺也大多体现在实用性上。他细心地看、用心地学,常常以为别人编椅子、扫帚、簸箕等生活用品练手。用十年时间,他成为当地优秀的竹编人。

  1984年,陈云华在青神开办了首期竹编培训班,开始教授竹编技艺。随后,用两年多的时间,他对全县30余种竹资源进行了调查,并拍摄了上千幅照片,同时,遍访了县内外著名篾匠,学习和钻研磨刀、用刀、选竹、划篾、启篾、染色等技巧。内外兼修之下,几年后,其竹编技术越发精湛,成了县里的竹编“名匠”。

  多年的教学与摄影经历,也让陈云华获得了另一种宝贵的财富,这便是对文化艺术的敏感。由于爱好摄影,他想,在扇叶上面应该也能编各式各样的图案。再一想,既然能编图案,为何不能直接编些书画作品呢?说干就干。几个月之后,陈云华的第一幅竹编书法作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炉。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山水风景、古诗词、人物画像……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作和创新后,诸多竹编精品展现在众人眼前。

  如今,陈云华从事竹编艺术的开发、研究已获2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项。他发明了排针,把竹片分成细如发丝的竹丝,独创的“单色双面隐形”竹编艺术享誉海内外。他获得了包括中国竹编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劳动模范等诸多殊荣。青神竹编亦在他的带领下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弘扬竹编技艺

  竹编编出幸福生活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一份份购销合同也随之而来。从几十元到几十上百万元的作品,陈云华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着竹编界的纪录和奇迹。并在收获财富和荣誉的同时,不忘反哺社会。

  2008年,他创作的竹编作品《中华情》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拍卖会上以360万元的价格成交,拍卖所得被他全部捐给了灾区;他的《清明上河图》被中国台湾一老板收购,单幅作品便卖出了106万元人民币;2001年起,国际竹藤组织把培训基地设在了青神。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陈云华协助县上共培训巴西、厄瓜多尔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贫困人口5000余人。

  不仅如此,陈云华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3万户青神农民走上竹编致富路。他的竹编公司带动周围18个乡镇5000余人就业,通过竹编技艺,这些农民每年每户可以得到3万元以上的收入。而他的园区内,有300多位正式工人,其中工资最高的达到每月10000元,最低的也有3000元。

  “青神竹编一路走来,都和人们生活紧密相连,接下来我还会创新其他产品,将青神竹编融入生活用品、文化用品,成为永恒的绿色产业。”面对未来,陈云华充满了信心。他说,未来,自己还将做大做强竹编家具,并不断创新、培养优秀人才,助力青神竹编真正成为致富产业。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