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8-10-17 09:53:42
责任编辑:罗思源
眉山网记者 殷勇 辛凯 文/图
水清、岸绿的东坡湖。
眉山境内各类水利工程27887处,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共15条,流域面积广,河流管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使命在肩,守土有责。于是,“一河四长”全部到岗到位;“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工作全面推进;一系列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制定完善……一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的眉山行动正在推进。
完善顶层设计
落实制度全面推行
近日,东坡区永寿镇召开河(湖)长制工作例会,全镇机关干部,村(社区)书记、主任参加了会议。
会议聚焦一个重点——进一步推进河道治水工作开展,全面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制度,加大河道治理与保护力度,完善河道两岸绿化和岸线管理,加强河岸生态建设。
基层的迅速行动,源于顶层的强力推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了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书记、市长任总河长,并分别兼任青衣江和岷江市级河长,设立市级河长32名、县级河长121名、乡级河长333名、村级河长1500名。
我市制定的《全面落实湖长制的实施意见》,将全市309座水库、214条渠系纳入河长制管理,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湖长715名,编制“四张清单”“一河(湖)一策”保护方案,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实现全市河湖长制无缝衔接、全覆盖保护管理。
截至目前,我市划定市县水功能区,整改入河排污口89个,开展河湖水域岸线管理范围划定和“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整改问题20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升级改造开工117座、完工31座。关闭畜禽养殖场2217个,完善粪污处理设施4992个,种养结合面积120万亩。
在毛河、醴泉河等重点小流域建设了生态绿地,打造景观节点20个,水生态修复得到加强。设立河道警长,强化联合执法,构建多部门常态化河湖管理保护联合执法机制,立案查处579件,处罚2455万元。
工作成果显著
河湖水质持续改善
在我市,各区县、乡镇将把保障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切实推动河(湖)长制度“真落地”、责任“真落实”,全市河湖水质持续改善,总体态势稳中向好。
据今年9月环保监测数据显示,市级17条河(湖、渠系)有13条出境断面水质达到IV类及以上水质目标要求,占比达到76.5%。1—9月,青衣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II类,岷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III类,重点小流域思蒙河、金牛河、毛河水质由劣V类改善为IV类;醴泉河、球溪河由劣V类改善为V类,水质改善呈稳中向好态势。
针对下一阶段工作,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截污控源;攻坚基础设施,补齐问题短板;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河流水质污染问题在河里,根源在岸上。我们要深入开展河湖污染源问题大排查、再排查,彻底摸清河湖岸上岸下污染情况,找准城乡生活污水、工业污染、企业污染等问题,因河施策,一河一策,截污控源,系统治理。”市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针对城乡和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我市将抢抓当前黄金施工期,力争尽早完成205个新建提标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河湖治理,齐抓共管,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还全市河湖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打赢碧水保卫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