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袁福忠:因地制宜谋发展 尽心尽力办实事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2-12 10:01:46      

责任编辑:罗思源


1.jpg

  袁福忠(左二)向贫困户宣传有关政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眉山网记者 王允浩

  人物名片

  袁福忠,43岁,中共党员,彭山区义和乡畜牧兽医站站长。2018年6月底,任凉山州昭觉县新城镇拖都村驻村干部。

  为帮助凉山州昭觉县的贫困彝族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袁福忠主动报名参与援彝工作,“我是一名党员,又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够为拖都村实现脱贫贡献一分力量,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昭觉县地处凉山州彝族聚居腹地,在迈步奔小康的过程中,当地彝族群众缺少文化知识,更没有办法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脱贫攻坚还停留在“输血”阶段,无法走上“造血”之路。全村1053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有58人、小学文化146人,且有28名适龄儿童没有参加9年制义务教育。看着这些适龄儿童因为没有上学,以后有可能走上父辈一样的贫困之路,袁福忠的内心在流泪。

  面对这样的现状,袁福忠经过反复思考,决定从“扶智”入手。为此,在与村第一书记交流后,袁福忠便开始逐户走访,耐心劝导,让孩子们的父母从思想上认识到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最终,在他的努力下,适龄儿童全部重返校园,并为没有学籍的8名适龄儿童补上了学籍。

  为切实有效地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袁福忠和村“两委”商量后,主动对接联系帮扶单位的科级干部,让其每个月轮流为村里的党员干部上党课;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

  为方便服务百姓,袁福忠带头值班,建立村干部“全天候”值班制度。同时,公开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低保评定和危房改造评定公开透明……村里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形象一下子树立起来了。

  “依托自然拔穷根。”袁福忠认为,贫困户脱贫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怕收获时卖不出去。针对这种情况,他迎难而上,逐一破解。

  大凉山有广袤的土地和宜人风光,但由于贫困户不懂种植养殖技术,导致产量低下,无法提高收入。袁福忠想起了彭山区办农民夜校的模式,便驱车到县城购买有关农村实用养殖技术的书籍,平时下班就勾画重点进行备课。每周,他便通过农民夜校的方式,组织大家学习乌金猪、肉鸭、土鸡养殖技术;发放并手把手教贫困户使用消毒药、驱虫药、疫苗和防疫器械;并通过互联网帮助村民宣传和销售畜禽产品。

  2018年,贫困户八且俄惹养了1100只土鸡,出栏1062只,实现纯收入2万余元。示范带动效应是最好的说服力,八且俄惹的成功,带动了其他村民养殖土鸡5000余只,仅此一项就为全村新增纯收入近10万元。

  针对现状,袁福忠还把“改陋习”作为工作重心,并建议村“两委”成立了专门的“移风易俗、改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工作小组,促进村民自主管理相互监督,逐步形成了好风气,让村民们养成了好习惯。

  条件虽然艰苦,但袁福忠帮扶彝族同胞的信心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聚焦精准、转变作风,坚决与彝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坚决打好打赢援彝脱贫攻坚战!”袁福忠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