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眉山新闻

眉山:古韵悠悠显魅力 传统村落绽新颜

2019-06-09 11:35

1

/

  • 柳江古镇曾家园。

  • 古镇旅游业蓬勃发展。

  • 柳江美景备受游客青睐。

  • 依托旅游产业,古镇餐饮业成“网红”。

  • 柳江古街。

  • 古镇夜景。

  • 转山赏景。

  • 古村游人如织。

  • 传统村落的传统院落得以保护并延续。

  • 幸福古村的传统水车、古朴的赵桥。

  • 盐铁古道。

  眉山网记者  梁昊  钟烨  殷勇/文 古良驹/图

  传统村落是民间文化的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出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不可再生和不可代替的历史文化遗产,印证了时代发展的脉络。

  近年来,我市不断夯实乡村基础建设,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培植壮大乡村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也让一个个古老而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再现于人们面前。日前,记者走进我市洪雅县柳江古镇、丹棱县幸福古村,领略“青山郭外斜”的美丽风景,享受“小桥流水人家”的品位生活,感受“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心境……

  古韵惊时光 幽远放异彩

  洪雅县柳江古镇背靠峨眉、瓦屋两山,有侯家山、玉屏山拱卫左右,杨村河、花溪河静谧地拥镇而过,镇上建筑一直保有川西民居小青瓦、灰墙等显著特色。柳江古镇的渊源,可追溯到宋高宗赵构在位时的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史称“明月镇”,历代屡废屡兴,清雍正年间因当地柳、姜两姓族人,合资修建了一条石板长街而定名“柳姜场”,后于1780年更名“柳江”,并沿用至今。近年来,当地政府在民居建筑修葺改造中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原明清时期民居建筑风貌,让全镇整体景观和谐一致,融入山水,形成了独特韵味,吸引了远近游人纷至沓来。

  6月3日,记者走进柳江古镇,踏着青石板,沿途经过具有川西风情的吊脚楼、曾家园、水码头、古栈道、百年民居汇老街等,处处传承着久远人文血脉的景观,仿佛向熙攘的游人述说着百载盛衰。

  每当夏季来临,依山傍水的柳江古镇就成了市内外观光客的避暑胜地。游客们或在河畔嬉戏,或在树荫下休憩,又或漫步古镇品味历史幽韵,雅趣无穷。若是逢小镇骤雨,还能坐在茶馆内品一盏当地侯家山所产“雅茶”,听雨望江,一睹“烟雨柳江”的诗情画意。

  这边是古韵悠悠的历史古镇,另一边,位于丹棱县的幸福古村同样备受游客青睐。

  幸福古村民居以土墙青瓦的川西民居院落为主,村内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依旧保持着传统的农耕民俗。千年银杏夫妻树、龙抬头、青蛙石、鹰嘴崖、清代石拱桥“赵桥”、大寨梯田、丹马盐铁古道、古城牛角寨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可谓典型的农耕文化大观园,是全省少有的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村落。每年不分季节,都有来自成都、眉山及周边市县的游客前往古村,转山赏景、采摘鲜桃、品尝农家菜,享受古村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安静与舒适。

  6月4日,记者走进幸福古村看到,一株高大的银杏树下堆满了一筐筐果子,几个村民坐在一侧的石板凳上,闲谈今年的收成。远处层层叠叠的茶丛、浓密的山林中,不时有三五成群的游客经过,他们挎着竹筐,采摘着树上成熟的桃李,其乐融融。

  依托传统古村 构建幸福现代生活

  走绿色发展路子,不仅让洪雅县柳江古镇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也让古镇群众鼓了腰包。举办“苦笋文化节”,依靠苦笋致富,是古镇促进群众致富增收的一个鲜活实例。

  5月20日,柳江古镇乡村旅游暨第三届苦笋文化节热闹开幕,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访。在为期十天的文化节期间,游客不仅品尝到了苦笋宴、体验了苦笋采摘的乐趣,还切身体会了柳江古镇的多种文化。

  据统计,连续多年举办“苦笋文化节”,已使得当地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三年来增加了2000多元。村民们依靠成林竹材销售、竹笋销售和乡村旅游产业等三项收入,实现了增收致富。

  绿色发展给当地群众带来的还有长远的“生活效益”。烟雨朦胧的自然风光、特色川西民居小青瓦、韵味独特的灰墙古建筑、川西风情的吊脚楼、曾家园、水码头、古栈道、百年民居汇老街等景观……如今,古镇群众每天休闲的地方不重样,所到之处,都能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而在丹棱,“幸福古村”犹如其名字一般,使该村村民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家里的房子由合作社,出面和公司沟通协调,交由公司统一打造、经营、管理,这样既有利于打造高水准的农家乐,也规避了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还有利于统一调配资源。现在我家五口人都扑在农家乐上,加上额外种着200多株桃树、李树,收益更多元化,一切都向着利好的方向发展。”幸福古村较早开始经营乡村旅游项目的村民黄慧斌骄傲地说道。

  黄慧斌提到的合作社是以幸福古村31户村民为主体的农民专合组织——“幸福古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其主要负责日常管理运营、村民技能培训、企业沟通协商、收益分配等工作。合作社将村民的闲置房屋租赁下来,集中打造示范民宿,并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协作运营,农民的身份不变、房屋产权不变、承包土地收入不变,村民可获得房屋出租费用、劳务收益、经营收益分红、自主经营性收益、土地流转收入等五重收入。

  “村民的房屋由合作社出面,与公司进行协商沟通,谈好如何打造、经营和管理。”丹棱县旅游局负责人表示,有合作社作为纽带,幸福古村乡村游形成了“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新型发展模式,而这一模式打破了以前古村农家乐单户散乱发展的局面,充分实现了乡村旅游的社区自治。

  如今,通过创新“农户+合作社+公司”共同参与经营,打造古村落“民宿+度假”乡村旅游新模式,幸福古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村民收入来源变得多元化,古老的传统村落绽放了新时代的魅力。

  开发与保护并行 锁住古朴原乡风味

  如织的游人背后,村民的幸福笑容背后,是我市最大限度保存古村落风情,并在乡村旅游的市场中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阵地的具体实践。

  在柳江古镇,围绕古镇“国际休闲文旅特色小镇”定位,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整理提炼民风民俗精华,推进文旅特色项目建设,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森林康养为主线,整合“山—水—古镇”的资源优势,打造集高端康养、度假、休闲、生态、商务、娱乐、商贸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一流古镇旅游综合体,实现从“小柳江”向“大柳江”转变,从低端大众市场向高端康养、度假、会展和文化旅游市场的转变。同时,在强化规划引领的基础上,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无论是以锣鼓、唢呐、二胡、钹磬等器乐演奏独特曲牌,三五演员唱戏,百十观众围拢一堂观看的堂灯,还是农历新年由犁田人、幺妹子、耕牛扮演者和乐队在农家院坝表演的富含农家田园风味的牛儿灯,都赋予了古镇独有的历史人文魅力。与此同时,建成了柳江书画院、雅纸传习所、怀旧电影院等文化旅游项目,并每年定期举办书画展、雅纸制作体验、戏曲表演等活动,展示书法、绘画、雅纸、茶艺、乡贤等地方文化,进一步促进当地民俗的传承发展,不断丰富着柳江古镇的文化内涵。目前,古镇已发展成为四川休闲度假体验旅游目的地,成功创建国家级4A景区,且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小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四川十大古镇等殊荣。

  而在幸福古村,当地政府以“质朴原乡”为特色,以“严格保护、尊重传统、适度开发、产村相融”的保护性开发为原则,聘请省内知名专家领衔的规划团队,明确幸福古村乡村游项目定位、形象定位、建设目标、项目业态、实现路径等,着力将幸福古村打造成为全省极具时代印记的乡愁旅游目的地。

  在发展规划中,古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农村传统特色,“堂屋”和“仓房”依旧,犁、耙、风桶、石磨、蓑衣、斗笠、竹耙、瓢篼……那些散落在记忆中的传统农耕和农村生活用具也清理掉尘埃,重新摆放在院落内适当的位置,使整个院落更具“乡村味道”。村内的便道,铺上山上采来的红砂石板,变成了旅游步道;废弃的猪槽种上野花野草,形成独特的风景线;磨刀石做成警示牌,干柴整齐码放于墙根成为装饰;溪边桥头的水车和屋墙上斑驳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字迹,锁住了古朴的原乡风味……

  “到乡下来,就是想看乡村原本的样子。楼房、瓷砖、水泥路,这些东西我们在城市里已经看了许多,而乡村就该是朴拙的,就该是幸福古村现在的样子:房前的石磨,屋后的柴垛,泥土的芬芳……这些,让我们忘记城市生活的喧嚣,感受到心灵的回归。”带着全家来古村旅游的游客张先生说。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