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倚靠“大树”筑好巢 百姓生活添幸福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9-08-07 10:14:46

责任编辑:陈敏


——成眉同城化发展工作纪实之四 

眉山网记者 殷勇 文/图

res01_attpic_brief.jpg

正在建设中的华西眉山妇女儿童医院项目推进顺利。 

  由于背靠成都这棵“大树”,过去,眉山深切感受到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成都具备健全的公共服务、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大的上升空间……也就一定程度上造成眉山投资消费上的资金流失、创业就业上的人才流失、教育教学上的生源流失等。

  当然,“虹吸效应”具有两面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的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给正在积极融入成都、推进成眉同城化发展的眉山带来了重大机遇。成都发展资源的“溢出”,正在更好地辐射带动眉山的发展。

  成眉同城化,眉山要发展,公共服务同城化建设是推动同城化的重要基础环节,也是同城化发展过程中首需解决的环节。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用大思维对接大战略、融入大成都,共同筑好公共服务这个“巢”,推动了成眉同城化发展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给百姓生活增添了幸福感。

  医疗、教育同城

  看病上学不再难

  看病去成都,上学去成都……曾经,我市公共服务基础较差,无法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教育、医疗愿望。近年,这样的情况正在逐渐转变。在推进成眉同城化进程中,我市牢牢把住公共服务关键环节,力求进一步改善民生。

  去年9月18日,我市省内异地医保个人账户普通门诊和药店购药刷卡直接结算正式开通,标志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现成眉同城化。

  张文海,原籍眉山,是成都市一名退休干部,退休后和妻子回到眉山定居。2018年11月因病住进眉山市人民医院,于今年5月出院。张文海的老伴儿激动地说,“他一生病,我最心急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怎么治好病,二是筹措治病的钱。现在好了,异地就医可以直接结算,不用垫钱了。我们长住眉山,也不用往成都跑了。”

  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已累计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院省内住院71家、门特38家、普通门诊80家,跨省住院36家,省内药店366家。“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简化备案手续,备案渠道从单一的到窗口办理拓展到电话、QQ、微信、手机APP等办理备案,为的就是让群众‘不见面、零跑腿’。”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市还坚持以项目为引领,全力推动系列同城化项目发展。投资11亿元的华西眉山妇女儿童医院项目推进顺利,预计2020年建成投用。市人民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通过“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派驻医疗管理和技术专家团队等方式帮扶市人民医院建成区域医疗中心,构建“眉山——华西”分级诊疗体系和双向转诊通道。省人民医院黑龙滩门诊部建成开诊,辐射周边5万余居民。

  同时,在成眉同城化的推动下,一大批良好的教育资源落地我市,不仅满足了我市本地学生的就学需求,还吸引了眉山周边一些城市的孩子到眉山求学。

  “目前,学校80%的生源来自眉山,20%的生源来自眉山以外,其中不乏成都、乐山、雅安的学生,甚至还有省外的学生前来就读我校。”7月26日,落户我市岷东新区的一所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在积极推进教育同城化方面,目前,成眉两市初步构建了优质教育、师资培养、数字教育、职教融合、研学基地、国际交流、区县结对、教育生态“八大教育共享平台”。天府新区眉山嘉祥外国语学校已初步完成选址工作,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与仁寿签订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眉山多次选派教育管理团队、优秀教师前往成都参加“文翁大讲堂”、“蓉城名师行”、中美课堂教学对话等培训交流活动,两市教育系统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

  提高城市服务

  吸引优秀人才来眉

  成眉同城化,人才是关键。

  8月2日,在四川乐创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技术部总监杨涛正在指导车间小组的工作人员改良一种汽车配件的制作技艺。“企业新上了一批德国设备,在生产标准和流程上都发生了改变。之前我在成都上班接触学习过,现在正和同事们一起研究改进技术。”杨涛说。

  “杨涛是由成眉两地政府牵线,公司从成都引进的机械技术专业人才。”该公司副总经理廖云海告诉记者,在去年公司的一次设备采购中,配套引进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来自成都的就有3个。

  据悉,在人才同城方面,我市已与成德资3市人社局签订《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合作协议》,建立“两项机制”“四项合作”;签订《引智招才活动协议》,建立人才智力帮扶和联合招聘长效机制。今年,还协同开展了异地就业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825个,达成就业意向近150人。

  一座居住环境好的城市无疑能引来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此,我市对标成都实施精细化城市管理,积极推动眉山城市管理标准和城市服务水平向成都看齐。

  “参照《成都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研究制定了《眉山主城区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标准》《眉山主城区公共厕所精细化管理标准》《眉山主城区生活压缩转运站精细化管理标准》等系列标准,积极破解城市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问题。”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城市管理服务方面,今年以来,我市加强了市政维护,对32条街道1018套路灯进行了改造,维修人行道6.8万平方米、车行道3.7万平方米、修复花台和路沿石3200余米;对主城区行道树抽松透景,完成了府街、小南街、湖滨路等17条街道4000余株树木修剪;积极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全面完成取缔眉山城区夜间餐饮占道经营,打造了义乌商贸城和九巷十坊两条特色夜宵美食街,受到市民好评。

  从4—6月信访件数量上可以看出,群众比较关心的占道经营信访量从75件下降到58件,降幅达22.7%;大气污染信访量从46件下降到34件,降幅达26%;城市环境卫生信访量从36件下降到13件,降幅达63.9%;园林绿化、市政维护等项目的信访量也有较大幅度下降,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得到提升。

  此外,我市还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同城。对“眉山天府市民云APP”项目进行了多次论证,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成眉两市签订了税务、司法合作协议,推动实现税务登记、税务确认、优惠办理、申报纳税、发票办理、宣传咨询6大类业务通办,积极搭建法律服务联盟,建立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数据库、专家人才数据库,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优质高效的工作协作机制。

  积极推进民政服务同城。成眉两市在养老服务、民政救助、殡葬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合作,推动实现政策衔接、品牌共建、资质互认、机构同等、标准互通、监管协同的目标,基本实现救助管理“一站式”服务。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