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守望相助 我们在一起】强娃儿的“宅男”生涯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2-13 22:17:50      

责任编辑:雷尧




  强娃儿大名杨强,家住东坡区下西街社区,是个身有残疾的孤儿。疫情袭来,会给强娃儿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眉山网记者 席涓 蹇玮杰


  “强娃儿,晚上想吃啥子?”

  “我想吃白菜,嬢嬢。”

  “肉丝还要不?”

  “要。”

  “这段时间外头的病毒有点凶,记得不要到处跑,出门一定要戴口罩。”

  “晓得了。”


  2月13日下午,东坡区下西街171号一楼的一间房子前,被称作“强娃儿”的男子,正在跟他喊做“嬢嬢”的苏祠街道下西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海燕说话。

1.jpg

  西郊市场上“捡”回的娃儿


  “强娃儿”姓杨,大名“杨强”。但是,这只是张海燕当年去派出所帮他上户口的时候给他起的名字。这是一个在幼年时因为身体残疾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没人知道他的父母是谁。


  2006年,在社区大走访的过程中,张海燕听说城区西郊市场附近有个孤儿,身体残疾,住在楼道里,吃着百家饭。张海燕去西郊市场找到了这个孩子。不知道名字、不知道年龄,张海燕把他领了回来,给他上了户口,起了“杨强”这个大名;为他申请了低保,安置在大南街的一处房子里,置办了简单的家具电器。这个没有爹妈、没有着落的孩子,算是有了个家,成了大家口中的“强娃儿”。


  后来,在张海燕他们的关照下,强娃儿搬了一次家,从大南街搬到了下西街,住房条件有所改善,张海燕给他添置了新的家什:床、被套、洗衣机、电磁炉、影碟机,生活更加便利。

2.jpg

  下西街社区大家的娃儿


  这些年来,没有爹妈的强娃儿,成了下西街社区大家的娃儿。


  生病了, 强娃儿去济川药房拿药。张海燕跟药店打过招呼,药给强娃儿配好,多少钱,她来结。但是,药店没问她要过强娃儿的药钱。


  吃饭,简单的饭菜强娃儿自己会做。左邻右舍煮好饭,有好吃的,会给强娃儿盛一碗端来。“田婆婆经常给我端好吃的来。”强娃儿口中的田婆婆,是隔壁副食批发店的老板田淑清。


  穿衣,除了“嬢嬢”张海燕定期带他去采买,强娃儿一年四季的鞋子:厚的、薄的,是下西街老北京布鞋店老板送的。


  吃百家饭长大的强娃儿,嘴巴乖,心也善。田婆婆家生意忙,强娃儿主动去搭把手;市场上谁的摊子缺人,强娃儿会去帮忙照看;前些年,看到街上有行乞的,强娃儿会跑回家拿点吃的给他们送去……


  有人给强娃儿支招,捡塑料瓶、纸壳可以卖钱,强娃儿便捡些垃圾回家,清理好,卖给收荒匠,挣点零花钱。强娃儿有个手机,手机里只存了两个号码,一个是张海燕,一个是“收荒匠”。

3.jpg

  强娃儿的“宅男”生活


  庚子年春节前夕,和往年一样,张海燕带着强娃儿去买了两套新衣裳,给他备下了香肠腊肉,屋里的窗户前挂满一排。屋门上贴上了代表鼠年的大红“福”字,喜气洋洋迎接新年。


  1月23号晚上,张海燕接到了抗击疫情的通知。24号一早,她来到了强娃儿家里,叮嘱强娃儿不要到处跑,要买什么跟她讲。


  后来,张海燕又给强娃儿送来了口罩,给他讲了戴口罩的要领。


  随着形势的变化,为了加强疫情防控,强娃儿所居住的下西街171号附近一片居民小区打上了围栏,只留了一个进出口。进出口处由社区、公安等部门抽调人员进行出入管理。


  这下,强娃儿更“幸福”了。进出口处管理人员的盒饭不忘给强娃儿备上一份儿,给他送来。不时有好心人,给他送些吃的用的过来。坐在家里,吃着盒饭和零食,看着“奥特曼”,强娃儿宅在家里的日子过得有点“滋润”。


  “强娃儿,天天待在屋头没动,少吃点,你这样子该减肥了!”临走,张海燕不忘叮嘱一句。


  因为遭受不幸而汇集了许多善意,在强娃儿身上,我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温暖了一个孤单的孩子,温暖了每个认识强娃儿的人。 


  不管在平日,还是在疫情紧迫的当下,我们的每一点付出,除了能够温暖一个人,还能够改变一些事,看得到的,看不到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拿出积攒在心底的那份善意,为一个人、为一座城、为一个国家,做点什么。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