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眉山驰援武汉•日志|医疗队的“暖心”与“紧张”故事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2-23 11:07:11

责任编辑:毛馨怡


  眉山网记者 张丹梅 整理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他们是父母,是丈夫,是妻子,是儿女……但是,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穿白衣战袍的“天使”。


  2月9日,由我市彭山区、仁寿县、洪雅县、青神县中医医院组成的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30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带着全市人民的重托正式出征。在接受了严格的消毒隔离,以及个人防护的培训后,30名队员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在武汉方舱医院援助的日子里,这些医疗队员们身上无时无刻都在上演温情感人的故事,有亲情的问候、有爱情的滋养、有友情的祝福,还有真情的关怀……


  镜头一:一场“云端视频”生日会


  2月13日下午2点30分,朱莎发了一段简短的朋友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地方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满满的都是感动,特别感谢医院领导精心准备的视频,还有队友们准备的惊喜,这将是人生中最难忘的生日!”

1.JPG


  当天,在武汉方舱医院,彭山区医疗队队员朱莎度过了自己23岁生日。为了表达祝福,彭山区医疗队的其他6名战友就地取材,制作了简易版小蛋糕,并拿出储备的火腿肠,摆放成朱莎年龄“23”字样,通过在线视频为朱莎庆生。结束了两分钟的“云生日会”后,朱莎在返舱的途中收到了一段4分钟的生日祝福视频,这段视频是朱莎所在医院同事黄怡策划的,两天时间,一段来自朱莎父母、部门领导、医院同事、驻院民警、入院患者共同录制的祝福视频发送到了朱莎的手机上,看到温馨的生日祝福视频,朱莎留下了感动的泪水。23岁生日,朱莎许下了这样的愿望:“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大家都能平安回家。”


  “虽然没有生日蛋糕、没有丰盛晚餐,只有在微信上跟“战友”们简单的视频祝福,但是这个生日很有意义。”尽管23岁如此简单,但朱莎很感动、很满足。


  朱莎是彭山区中医医院急诊科护士,出生于1997年。2月9日,她作为彭山支援湖北医疗小分队7名医护人员的一员,随四川医疗队驰援武汉。当晚到达武汉后,队员们随即就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一刻也不敢放松,十分辛苦。


  镜头二:一封“千里之外”的情书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决定要给你一个悄悄的惊喜---写一封我这一生唯一的情书送给你,“希望远在武汉的你专心工作,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我会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以前的情人节你都会细心的为我准备礼物,你说今年情人节你没有办法送我礼物了,我只愿你信守约定,平安归来,便是最好的礼物!”


  2月14日晚,情人节,在武汉方舱医院,医疗队员曾桃收到了一封千里之外的惊喜情书。当爱情遇上疫情,曾桃的老公普外伟写下了这辈子第一封情书。

2.jpg


  普外伟,今年36岁,2017年从部队转业后在仁寿县住建局工作,现就职于仁寿县农民工服务中心。他告诉记者,爱人曾桃是个很细心的人,每年情人节,他都会收到爱人精心准备的情人节礼物。这次爱人在一线援助,他想到了用最传统的书信方式表达对爱人的关心和关爱,经过三个小时的构思和书写,他第一时间将这封刚出炉的情书发给了爱人曾桃。


  曾桃是仁寿县中医医院的一名主管护师,今年30岁。“看到老公发来的‘情书’,既意外又惊喜。”曾桃说,当天晚上11点过,她收到了老公发来的情书,里面记录了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爱意浓浓。读着读着,曾桃便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她说,这封情书承载家人对她的支持和鼓舞,有了坚强的后盾,让她更有信心和动力对抗疫情,开展援助。


  镜头三:一次“有惊无险”的进舱


  2月14日,武汉下着下雪,洪雅县中医医院的5名护理人员怀着忐忑、紧张、激动的心情首次进入武汉方舱医院,开启凌晨2:00--8:00的大夜班工作。没曾想,首次进舱就上演了“深夜寻人”的桥段。


  当天,完成交接后,邹伟便熟悉每一位患者的身体情况,做好记录。在查看的过程中,邹伟发现一名患者不在床位,隔壁床患者也不清楚情况。


  过了10分钟,邹伟再一次查看,还是未见患者;又等了10分钟,见患者未回床位,邹伟立即上报护理组长和管床医生,并加派护理人员分别去厕所寻找,但都没有发现患者。


  首次进舱,邹伟一班护理人员并不熟悉患者情况,他们通过隔壁床患者的描述开始大范围找人,邹伟与其他四名战友商量,他负责找人,四名战友帮着护理患者。他们负责区域共有960张床位,邹伟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寻找,一个患者一个患者的比对,好在整个区域的每一个出口均有人执守,也会询问,排出了患者出舱的可能性。


  确定患者在舱内,邹伟便更加仔细的寻找,一个小时后,邹伟终于找到了这位患者,患者是一位老年人,称自己记不清床位,走错了单元。邹伟立即上前询问老人身体情况,确保老人无恙后并将其送回病床。


  “第一次进舱就遇到患者‘失踪’,真的是太惊险了。”邹伟说,当晚的经历给他们深深地上了一课,那天后,他和战友们更加用心用情地照顾每一个患者,更加详细地了解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情况,给患者最大的关怀和安慰,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康复早日出院。


  镜头四:一段朋友圈的亲情“对话”


  王齐是青神县中医医院内儿1科副主任,今年39岁。自疫情开始后,连续几次80多个小时没有回家,每天只睡4—5个小时,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9.png


  妻子是青神县妇幼保健院一名儿科护士长,同为医务人员的夫妻俩,几天才能在家里见上一面,几天才能在父母家见上儿子一面。危难之时他们共同走在最前线护他人周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美夫妻!

8.jpg


  王齐朋友圈:


  从昨天(2月9日)晚上到达武汉,直到现在,一个待在宾馆房间,静静地回想。


  2月9日凌晨2点,睡梦中接到电话,“王齐你是眉山抗击新冠肺炎应急小组成员,现在要求你驰援武汉,你愿意不?”没有做任何考虑的我立即就表示愿意。


  挂断电话,我轻轻喊醒身边爱人:“老婆我要去武汉。”“什么?”我继续说道:“可能天亮就要出发。”她没有说话了,立即开灯起床,为我收拾东西。


  “武汉是最严重的疫区,你到那边一定要好好的保护自己。”老婆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自言自语地念着,生怕给我准备的东西不够。


  虽然她一直尽量压低头收拾东西,可是我还是看见她的眼睛红了。她一直不停地收拾东西,口中也喃喃自语。直到凌晨五点,她终于说了一句“东西收拾好了”。


  早上8点过,我知道和我同去的还有我的另外5个同事。9点,县领导、局领导及医院领导为我们送行,给我们鼓劲,让我们放心,说医院、卫健局、县政府就是我们的坚强后盾,也让我们到了一线一定要好好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


  这个时候,我在人群中又看到你,我的爱人,眼睛仍然是红红的。街对面,老父亲脸上写满了担心。


  随后,我们一行人回医院拿上必须的防护用品,与眉山其他区县医疗队汇合,并接受了市委领导检阅,为我们送行。


  昨晚11点,我们到达入住的武汉酒店。虽然很疲惫,但是心中也有那么一点紧张,有那么一点害怕自己被感染。直到今天下午培训后,这才消除了心中顾虑。


  培训结束后,我看见了爱人发给我的一张照片。照片上,儿子扛着一大袋东西爬五楼。“娃儿说,因为爸爸没在家,这些活路由他做。”爱人告诉我说。


  突然之间,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儿子你是好样的!你是男子汉,你在家好好照顾妈妈,爸爸在这边也会好好的。


  同时,我也要向关心我的朋友道一声谢谢,等我回来一起再嗨;向我的父母说一声“你们也要保重身体”,儿子一定会平安回来的;向我的爱人说一句,“老婆,我爱你!我一定照顾好自己,一定平安归来。”


  我也一定好好工作、努力工作,为这场抗疫战争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武汉加油,胜利最终是我们的!

7.jpg


  妻子的朋友圈:


  儿子说:爸爸不在家,我是男子汉!我有两个骄傲的男人。


  “我在武汉,她在青神,我们每天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彼此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看到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就安心了。”王齐说,在武汉方舱医院援助的日子里,他和妻子通过朋友圈互报平安、互相安慰、共同抗疫,希望早日打赢这场战“疫”,早日与家人团聚。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