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守望相助 我们在一起】昔日贫困村有了“推销员”“快递员”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0-02-23 19:24:00

责任编辑:罗思源


  眉山网记者 段小锋 郭侨 文/图

  仁寿县富加镇雷鸣村,一个位于丘陵山区的小村庄,一个曾经的市级贫困村,山清水秀,阡陌交错。大片大片的春见、不知火围绕着农家小院。房前屋后、竹林果园,跑山鸡来往追逐。

  这几天,雷鸣村2组的脱贫户熊元江有点着急,家里还有20多只土鸡没卖出去。“往年这个时候,家里的鸡早就销售一空了。这段时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销售有点困难,60多只鸡只卖了40多只。”

  2月21日上午,熊元江看到了来村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书记曾文军,赶紧招呼,“曾书记,你来啦?我家还有20多只土鸡,还卖得出去不?”

  曾文军冲他点头,示意他放心,“你放心,土鸡营养价值高,下次有人下单,我第一时间来你家。”

  “谢谢,谢谢,能卖出去就好。”道谢完,熊元江转身对记者说,“如果不是曾书记,估计销售更加困难。”

曾文军与熊元江一起挑选土鸡。

  离开2组,曾文军随即前往7组。几分钟之前,他接到了一个订购柑橘的电话,“7组的脱贫户唐述明家树上还有新鲜的柑橘。”到了唐述明家,唐述明刚刚将采摘的柑橘背回来。

  称完重、付完钱,曾文军又前往8组。“早上有人在微信上要买土鸡蛋。本来想去3组的脱贫户辜志超家买,前几天我帮他带了很多去县城,剩了一部分,结果这两天被其他人买走了。”

  到了8组,转了一圈,在同样是脱贫户的杜童彬家中,曾文军买到了20个新鲜土鸡蛋。

  疫情防控期间,曾文军有点纠结,他既希望人员不流动,又担心人员不流动。希望人员不流动,是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担心人员不流动,是村民卖土特产的需要。

  “现在是柑橘采摘、农产品销售的最佳时期,如果卖不出去,影响群众一年的收入,有些脱贫户可能因此返贫。村里有几户的柑橘是今年才开始丰产,如果不见成效,就会影响群众的信心和收入,最终影响脱贫攻坚成果。”曾文军说。

  看到城里的亲戚朋友抱怨买不到新鲜的农产品,曾文军灵机一动——自己每天要从县城去村上进行防控工作,何不当一下临时的“桥梁”,为双方“带货”呢?

  说干就干,曾文军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布“广告”——“我是仁寿县富加镇雷鸣村第一书记曾文军,受疫情影响,村里大量的土鸡、土鸭、新鲜蔬菜、现摘水果出现销售难,如果您有需要,我们可以送货上门,保证物美价廉。”当起了村里的“推销员”,也成为了“快递员”。

曾文军准备带货回县城。

  这一做法立即有了成效,不少订单纷纷向他袭来。他的做法,也带动了周边村社干部,大家纷纷联合起来,整合各村资源,搭起农村群众和城区居民之间的桥梁,通过购买者下单,村社干部入户采购,送货上门,解决了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的难题,也为今后的销售奠定了基础。

  目前,通过曾文军等村干部的努力,雷鸣村已销售各类柑橘26万斤,鸡鸭蛋3200枚,各类小家禽180多只。


您有难,我们来帮您;您身边有感动人和事,不妨告诉我们……

基层极度特困群众是社会治理体系下的特殊脆弱环。关心关爱困难群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是作为市委机关报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刻,这些人的生存状态和安宁有序,对于社会舆情、抗“疫”信心和“禁足”耐力具有重要影响。

从即日起,眉山日报全媒体特推出“守望相助  我们在一起”专栏,聚焦疫情防控隔离状态下的特困群众生存状态和需求,为各级党政和社会爱心人士提供救援困难群众的信息平台,为困难群体提供及时求助和疏解情绪的通道,反映和推广各级党政及基层组织救助困难群众的情怀、措施、动态、好的做法,反映困难群众自尊自强、积极自救的精神风貌和感人事迹。

求助热线:028-38166844

参与方式

方式一:识别下方二维码,下载安装“眉山在线”客户端,点击进入“守望相助”;

方式二: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眉山日报”微信公众号,点击进入下方子菜单“守望相助”;

方式三:识别下方二维码,填写内容并提交。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