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03-12 23:05:35
责任编辑:蹇玮杰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宋堰村乡村振兴扶农助销的直播间,我是农民蔡大姐。我们直播间水果都是现采现发,现在正在采摘的品种是沃柑,沃柑吃起来可甜了……”
3月12日早上,在东坡区思蒙镇宋堰村5组五妹农场的果园里,果农们正在忙碌地进行着采摘、打包等工作,和往年不同的是,他们身旁多了一位记录者,57岁的蔡慧琼手持一部手机,一边走,一边介绍着,还时不时回复着网友的提问,整个过程娴熟、流畅,很难想象,今天才是她做直播的第10天。
“去年6月份,我们曾尝试通过网络销售李子,效果很不错。”该村村支部书记张沛介绍,她便萌生了通过直播来扶农助销、发展集体经济的想法,直到2月底,才最终确定了将销售时间段较长的沃柑作为该村扶农助销直播的第一个农产品。
从3月3日开始直播以来,宋堰村的沃柑已经销售了4000多件,当天采摘装箱的是该村最后一块沃柑果园的水果。“今天要发300多件沃柑,从早上8点便开始采摘、打包了,预计下午2点左右,就能把货发出去。”张沛说。
“我们打造的扶农助销直播,在帮助村民更好地销售农产品的同时,还将直播销售收入的45%划归到集体经济中,以此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从而进一步助推宋堰村实现更好的发展。”张沛表示,自开始直播到3月11日,8天时间,村集体经济便入账了7000余元。
“今天下午,我们准备转场到思蒙镇莲花村去看看,帮助当地的果农销售水果。”张沛说,“我们的扶农助销直播不只局限在宋堰村,还会向思蒙镇其他村(社区)发展,争取能帮助更多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我们村的扶农助销直播团队总共4个人,要负责直播、品控、运营、协调等工作,可以说是‘一个萝卜几个坑’,大家都是新手,一起摸着石头过河。”张沛说,正是因为大家的支持和付出,宋堰村的扶农助销直播才能做起来,而且实现了不错的收益。
其中,团队中年龄最大的,是负责主要直播宣传的蔡慧琼。“刚开始说要做直播时,谁都不会,我以前做过微商,便顺理成章成了‘主播’,属于‘赶鸭子上架’,只能一边做一边学习。”蔡慧琼说,从开始直播以来,她每天会从早上9点直播到下午6点,“村支书一有空闲,也会来分担一下直播工作。虽然辛苦,但看到直播销量不停增长,觉得很有成就感。”
“你看,8分钟前,销量还显示的是3800多件,现在就变成4010件了,大家都很喜欢我们的产品,回购的人也很多,我们在销售平台上的好评排名都是第一位。”蔡慧琼笑称,通过直播,她收获了一大波“粉丝”,还常常有人说要向她学习,“其实,我完全不会直播话术,就是有什么说什么,看到什么介绍什么,没想到,这样的‘土味直播’那么受欢迎,直播间人数最多的一天,达到了2.5万人收看。”
“我们都很希望村集体能发展得更好,只有村上发展好了,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现场忙着打包装箱的村民陈金荣说,这段时间,她跟着村上的扶农助销直播走了好几个地方,平均每天能挣200多元,“像昨天打包了800多件沃柑,我就挣了300多元务工费,而且全是手上功夫,这样的收入很不错。”
同样觉得满意的,还有当地的果农。“往年,我们的果子成熟了,要自己找人来买,价钱还会被压得很低。这次村上通过直播销售,不仅免去了自己找人收购的麻烦,价钱也比客商来收会高一些。”果农冯秀芬说,这样的模式真不错。果农李念也说,她在当地承包栽种了10多亩李子,“等4月份李子成熟了,希望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销售。”
“大家种水果很辛苦,我们会尽可能用更好的价钱来收购,让果农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张沛说,目前,宋堰村的乡村振兴扶农助销直播还是一个试点,“未来,除了在我们村发展,还会到思蒙镇更多村(社区)去推广,让我们思蒙镇更多农户获益。”
来源 |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文君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