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2-06-08 10:37:05
责任编辑:韩璐
文明,浸润着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近年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仁寿县蓬勃开展,从大街小巷到社区楼栋,从田间地头到企业一线,处处可见“红马甲”的身影,耀眼的“志愿红”已成为文明实践最美的“底色 ”。
党员志愿者在建筑工地上发放防暑物资。
仁寿县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破解难题,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走出了一条百万人口大县“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时代新路。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凝聚强大力量
6月2日,仁寿县19个流动电影放映队组建成立“向阳花”品牌系列项目之“向阳花影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满井镇一小学开展“公益电影下乡关爱儿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当天,在该校的多媒体室,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感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观影结束后,文明实践志愿者还为观影学生发放了书籍和学习文具。
据了解,“向阳花影院”还将深入全县216个行政村(社区),继续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不断丰富文明实践内容,拓宽服务人群。
推进全城志愿,打造温暖之城。在仁寿县,“志愿红”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受益群众也越来越多。
4月的一天,仁寿县龙正镇椰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河道集中清理志愿活动,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活动中,志愿者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使用铁锹、铁耙、扫帚、长夹、垃圾袋等工具,集中对河道两岸的杂草和白色垃圾进行清理并开展道路清扫工作。同时,组建宣传小分队,对周边群众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大家的参与度和环保意识。
党员志愿者在河面上打捞漂浮物。
5月的一天,在仁寿县宝飞镇永固村12组一片新开垦出的几亩撂荒地里,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田野间,他们三五成群,或撸袖运秧、或弯腰插苗,顶着酷暑,辛勤地耕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经过近2个小时的努力耕作,顺利完成“助农插秧守护粮仓”文明实践活动。
蔬菜地里忙碌的志愿者。
6月的一天,仁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总队科学普及志愿服务支队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讲活动。活动中,心理师志愿者通过开展“插秧”游戏、亲子团体心理绘画等,向参与者普及心理健康意识,希望大家关注家庭教育,提升关爱自我,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
……
“近年来,在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志愿活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小难题’,‘志愿者’已成为群众心头温热的称呼。”仁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介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爱心群众都有为社会服务的平台,让所有爱心群众都有为社会服务的机会,让所有被关心的人都感受到党的温暖。目前,全县文明实践家志愿服务活动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志愿服务种类变多了、规模扩大了,不断满足着群众多元化生活需求,凝聚起了志愿服务的强大力量。
果园里的志愿者。
据悉,仁寿县不断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建立起了“一呼百应”的动员机制。建立由民政、团委、妇联等单位为成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统筹起全县志愿服务力量,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志愿服务工作大格局。建立网格化志愿服务动员机制,实行“志愿者双报到”制度,把志愿服务站点触角延伸进小区、楼栋,最大化实现就近服务,形成15分钟志愿服务圈。着眼应急式动员,将应急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县应急体系建设内容,统筹各行各业应急志愿服务力量,提升应急状态下的动员救援能力。
玫瑰花田里的志愿者。
从“规定动作”到“群众点单”
探索创新方式
“我想要了解最新的惠民政策”
“我希望有人送我一下村卫生室”
“我希望得到柑橘种植技术支持”
……
打开大美仁寿APP的文明实践版块,在“百姓点单”的小图标里,一打开就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单子”,正等着志愿者个人或团体去认领。
一边是群众诉求多,一边是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分散进行便民服务。面对这一情况,仁寿县依托文明实践“云平台”,建立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接单、居民评单、公开晒单的“五单”闭环机制,精准把住民意“经脉络”,定时定点上门服务,满足群众定制化需求,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精准化、常态化。
志愿者帮助果农采摘草莓。
群众“点单”
依托文明实践网络综合体和“文明义仓”心愿墙等线上线下渠道,广泛搜集群众需求,采取“群众点单”形式,将志愿服务由过去“给群众端菜”转变为精准对接“让群众点菜”,充分收集群众意愿,让志愿服务活动更具社会价值。
中心和所站“派单”
根据群众“点单”内容,将“账单”划分为教育、民政、卫生、帮扶等几大类需求,建立账单台账,合理向已登记在册的志愿服务个人或团队进行派单,促进服务更加高效,更具针对性。
志愿“接单”
成立仁寿县志愿服务总队、八支常备服务队、镇乡(街道)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支队、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大队,以及以党员为引领的“党员帮帮团”志愿服务团队和以退休“五老”、在职干部、致富带头人等为主的草根志愿服务队,志愿队伍主动“接单”,为“点单”群众提供“一对一服务”,让服务对象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居民“评单”
服务对象在服务享受完毕后可进行线上评价,便于志愿队伍了解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方法,使志愿服务更加优质。
公开“晒单”
成立由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纪检委员、居民代表组成的专项督查组,对志愿服务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在线上平台和“文明义仓”公开“晒单”,营造相互批评、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
志愿者开展关爱儿童活动。
以群众需求作为导向,创新文明实践模式,仁寿县“你点我供”的志愿服务模式,不仅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打造坚实阵地
开展志愿服务,没场地?
开展党建活动,没场地?
办集体活动,没场地?
想观影看书,没场地?
仁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都可以免费预约!
据悉,仁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坐落于该县城湿地公园内,于2021年10月底建成,占地600平方米,内设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理论宣讲、科教科普、图书借阅、文明义仓等功能板块,与周围的篮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交相辉映、串点成片,是宣传新思想、传播新风尚的重要阵地。
“我们的场馆是面向全社会的,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企事业单位,需要使用场馆时,都可以在大美仁寿APP上提前进行预约。”仁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的新时代多功能大讲堂里长期开展免费观影活动;在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不仅可以为全县志愿者和团体提供咨询服务、专业培训等,还全年为群众提供休息、避雨、针线、饮水等志愿服务;同时,也整合了图书馆分管的功能,支持群众进行办公、读书、交流、座谈等。
除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精神文明的加油站、优质资源的汇聚点、志愿服务的集结所、群众幸福的归属地,仁寿县还着力盘活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构建“专业+统筹+流动”的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实现志愿活动长期长效。
森林防火中的志愿者。
该县按照“五有”、“三全”标准,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实践所、村(社区)实践站,构建起覆盖全、特色亮的阵地格局。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专属阵地资源和活动整合统筹能力,将爱国教育基地、图书馆、文化站、体育场、文化广场(院坝)、各类会议室、妇女儿童之家等宣传宣教文体等设施纳入文明实践管理使用范围,激活沉睡资源,利用闲置场地,优化功能布局,最大化提高综合使用效益。
按照“服务群众不漏人、服务项目不漏项”的原则,创新实施规训教化、集中宣教、爱心服务三大行动,送志愿服务下乡,将党的声音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仁寿县一边探索,一边实践,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侨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