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牢记嘱托 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22-06-10 10:18:06

责任编辑:韩璐


微信图片_20220610082617.jpg

6月9日下午,记者在三苏祠博物馆见到徐丽的时候,她刚为一组游客完成讲解,咕咚咕咚喝着矿泉水。6月8日,她作为讲解员,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了三苏祠和三苏生平、东坡文化。

“十分荣幸、十分激动,还要十分努力。”徐丽说,长时间的讲解,她的声音有些沙哑,脸上也有了些许倦色,但说起6月8日见到总书记的场景,她顿时来了精神,眼睛里也有了更明亮的光彩。

“开始我还有些紧张,但见到总书记亲切和蔼的笑脸,一下子就放松了。”徐丽说。

微信图片_20220610080014.jpg

6月9日晚,三苏祠博物馆干部职工集中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的新闻报道。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同 摄

苏氏三父子又称“三苏”,堪称中国古代文坛最著名的“父子档”,三人均位列唐宋八大家。其中,尤以苏轼成就卓著,被誉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在诗歌领域,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是宋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在作词方面,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在散文方面,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在书法领域,他又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名列“北宋四大家”。

三苏祠,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在此生活多年,其多篇诗文都回忆到儿时在此生活的情境。三苏祠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重建。

微信图片_20220610080018.jpg

三苏祠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波 摄

如今,三苏祠占地106亩,保存多处古建筑及苏家遗迹,收藏有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陈列有三苏家训家风、生平成就、东坡书法碑林……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苏东坡名句。如:“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腹有诗书气自华”“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等。

在永丰村考察调研时,总书记也对刻印在村级阵地墙壁上的苏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细细品读了一番。

走进三苏祠飨殿、厢房、来凤轩,徐丽回忆,总书记了解了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大多时候,总书记没有说话,仔细看着匾额、陈设和馆藏文物等,对我的讲解点头示意。”徐丽说。

“总书记对我们基层文博工作者很关心、很关注,这对我们是一种莫大的勉励,让我们的信心更足了。”徐丽说,自己做解说工作40年,一直在三苏祠,期间三苏祠经历多次修建,设施越来越好,馆藏越来越丰富,游客也越来越多。“这说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得到重视,更加自信了。”

微信图片_20220610080021.jpg

三苏祠副研究馆员徐丽(中)正在接受媒体采访。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波 摄

总书记的亲临,更加让她觉得能研究三苏文化是一种幸运。“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好三苏文化,继续努力,让传统文化‘火’起来。”

“总书记非常亲切、随和。他对东坡文化和历史都非常了解。”陪同参观的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说,“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把三苏祠博物馆建成国家一级博物馆。”

陈仲文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强东坡文化研究和传播,大力挖掘东坡文化的当代价值,讲清东坡文化的形态和特质,开发更多的东坡文化产品,让东坡文化走向世界,代代相传。

“具体而言,将在四个方面发力。”陈仲文介绍,一是加强研究发掘,特别是在家风家教、家国情怀、民本思想、美学思想等方面深入研究发掘,实现东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尤其是在家风家教上,三苏祠是省级廉洁文化基地,下一步将继续发掘三苏家风家教,涵养更多的家庭。二是建设过硬的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更专业的东坡“守门人”。三是提升展览陈列品质,以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老百姓看得到、听得懂,更好地传播东坡故事。四是强化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功能,让东坡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特别要向全世界传播好东坡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将不断努力,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早日以优异的答卷向总书记报告!”他表示。

微信图片_20220610080025.jpg

古韵三苏祠。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槐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13年“4·20”芦山地震,三苏祠严重受损,被列入国家文物局灾后恢复重建首批重点项目,实施文物古建筑本体维修等7个项目。原汁原味的修复,保持了古祠原有风貌。2014年底建成的东坡城市湿地,陆地和水域面积达3000余亩。湿地里老泉桥、醉月桥等13座桥的名称,皆来自“三苏”生平故事或文学创作。2017年7月,四川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评选出苏东坡等首批四川历史名人10人向社会公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幸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