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坚定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眉山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06-15 08:31:34

责任编辑:杨熹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举办“拓岗”座谈会,70余家企业为毕业生提供1400多个就业岗位。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鹏 摄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举办“拓岗”座谈会,70余家企业为毕业生提供1400多个就业岗位。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鹏 摄

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就业。如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特殊群体有没有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工作找得怎么样?如何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这些问题,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

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专程了解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习近平总书记对就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一定牢记嘱托、不负期许,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挖掘岗位资源 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邀请创业导师和职业指导专家,深入全市高职院校举办创业就业指导讲座,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对接全市规上企业,收集优质岗位举办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积极开发就业见习基地(岗位),为见习单位落实就业见习补贴;

完善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指导“四位一体”创业帮扶体系,通过“孵化+创投”“孵化器+商业空间”等培育方式建成创业孵化园区(基地)11家;

……

目前,我市各有关部门正抢抓就业关键期,全力以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们将坚决扛起稳就业政治责任,按照‘落实政策稳定就业、重点群体保障就业、监测预警兜底就业、部门协作助力就业’的工作思路,打好中省市稳就业政策落实‘组合拳’,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群体等重点群体就业,守好就业‘基本盘’,确保全市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智勇说。

他表示,接下来,全市人社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梳理全市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筛选出符合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通过四川省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持续组织召开面向高校毕业生的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毕业年度有就业创业意愿的低保家庭、困难残疾人家庭、脱贫家庭、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落实好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为符合条件的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全覆盖为2022年眉山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工作,确保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持续搭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平台,加大“政产学研用”合作力度,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

6月14日一大早,团市委青发部工作人员杨雨婷便和同事一道筹备起今年即将开启的“逐梦计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此次来川视察中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这为我们工作指明了方向。”谈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亲临眉山,杨雨婷十分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

如何组织好、服务好青年,让青年人没有后顾之忧,在更广阔的天地奋斗?杨雨婷表示,将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一方面持续关心支持农村青年发展,推动广大农村青年在乡村振兴生动实践中实现人生出彩;一方面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深化“逐梦计划”“青创计划”“青年技能培训”等行动,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创新创业工作。

做细做实帮扶 切实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稳重点群体就业,是稳就业的重要方面。

“总书记强调,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市残联教育就业科负责人胡雪怡表示,市残联按照总书记对残疾人就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种渠道促进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创业。

据介绍,市残联一直致力于残疾大学生就业需求调查工作,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建立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重点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援助和帮扶。同时,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合作,做好残疾毕业生“一对一”精准服务,努力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帮助残疾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的子女,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群体。为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学有所成,除了在日常生活上进行暖心关怀,在助学就业上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看了总书记来川视察的新闻后,市职工服务中心负责人邢鑫兴奋不已,“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子女帮扶工作的决心。”

近年来,市总工会抓住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子女这个关键群体,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尽力帮助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子女完成学业,成为困难家庭奔小康的“造血器”。邢鑫表示,将和同事一起,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甘于奉献,在对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家庭子女进行帮扶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的扶智、扶志力度,努力提升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总书记心系民生,对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关切之心,既是对高校毕业生的莫大鼓舞,也是对就业部门的巨大鞭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向阳表示,下一步,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全力用心服务,把就业指导做实做细。采集全市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培训意愿,结合市场需求,提供免费培训,广泛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实现培训结业即就业的培训模式,提升重点群体的劳动技能水平,促进快速就业。设置重点群体的就业岗位,引导重点群体通过灵活就业形式实现就业,并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对确实无法实现就业的重点群体进行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多途径全方位保障就业。

今年25岁的王景丹,出生时因先天性缺氧得了脑瘫。不向命运低头的她,在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帮助以及家人的陪伴下,努力学习,积极向上。2015年,王景丹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大学刚毕业,获得管理学、法学双学士学位的她便进入了新念律师事务所。目前,已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我将时刻怀揣感恩之心,将社会赋予我们的,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回馈给国家。”王景丹表示,今后将多做法律援助方面的工作,为最大限度满足弱势群体对法律援助的需求,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提升技能素质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症结,在于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部分劳动者技能不足。因此,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对‘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作为市场主体,我们深感责任在肩。”通威太阳能眉山基地负责人姚骞表示,为充分发挥好重点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保民生”的表率作用,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公司与市政府联动,通过“直播带岗”、市场务工人员招聘专栏、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多渠道宣传,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吸纳大量返乡就业农民工和部分创新创业技术人才。

近年来,为共同培养企业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该公司不断探索多层次、多形式校企合作模式。截至目前,已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

“为了帮助员工快速融入公司,我们开展了‘启航工程’培训,打造了一支坚实的战略预备队,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姚骞称,同时,公司还通过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畅通员工职业发展双通道,启航生在不同阶段择优进入不同培养项目,在公司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下,结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进入学习成长与发展的快通道,稳扎稳打地成长为技术骨干。

“为更好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负总责,积极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模式就业岗位推荐双向选择活动,紧贴眉山产业发展需求,举办服务眉山‘1十3’产业校园专场双选会活动。进一步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对毕业生开展‘五个一’专项行动,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开展重点帮扶。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求职招聘大赛,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帮助毕业生在活动中提升就业能力。”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代贤军介绍。

代贤军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就业质量作为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标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生涯指导和就业课程育人水平,重点关注建档立卡脱贫户家庭、低保家庭及其他就业困难毕业生情况,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做好毕业生就业心理疏导,引导学校毕业生迈好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全力促进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我们引导制造业企业、涉农企业和创业者,善于从不利因素中找到有利机会,积极抓生产、抓市场,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的困难,保住企业发展基本面,保住职工幸福生活的劳动平台。”市创业者联合会秘书长冉淋源表示,将支持就业创业者返乡下乡参与乡村振兴,着力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不负总书记嘱托。

下一步,市创业者联合会将积极通过市人社局认定的全市11个创业孵化园平台、联合会300多家创业企业,对接10所在眉高校,开展“岗位进校园”专题活动,提供推荐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同时,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更高质量帮扶就业。此外,积极帮扶创业企业,解决企业用人供需不平衡问题,通过直播选岗、顶岗实习、见习多种形式,精准对接更多求职者感兴趣、企业有需求的岗位。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罗思源 陈燕利 陈文君 王莉 罗端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