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10-05 10:42:04
责任编辑:雷尧
“居民朋友们,下楼做核酸了!”
“请出示您的通行证!”
“请戴好口罩,不要扎堆”
……
连日来,在眉山各个小区(社区)防疫一线,随处可见市直机关党员忙碌的身影,听到他们有些嘶哑的声音。他们起早贪黑,参与疫情防控,只为践行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担当,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攻坚战贡献机关党员的力量。据统计,截至10月4日18时,市直机关居家办公党员累计在所在小区(社区)参与疫情防控13000余人次。
“奶奶,妈妈呢?”
“早走了!”
“又去当志愿者了?我也要去当志愿者。”
“你太小了,这次不能,乖乖在家。”
“妈妈每天都不陪我……”
小孩的妈妈叫张健莉,是市经信局的一名普通党员,当初为了照顾孩子,辞去成都的高薪工作应聘到市经信局,并主动到社区登记为志愿者。疫情发生后,她连续3天每天从凌晨6点工作到晚上8点半,开展信息登记、发放试剂、配合上门开展核酸检测等。因爱人在医院上班,家中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只能由奶奶照管。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她还要辅导女儿的学习,做家人的思想工作。
问起为何选择参与志愿服务,她只说了8个字“我是党员,我有责任!”
黄丽是市税务局的一名普通党员。9月30日清晨5点过,当得知东坡区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后,头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要去当志愿者。但她转念一想,如果自己去当志愿者,爱人又不在家,9岁的孩子谁来照管。思前想后,黄丽认为,当下防疫是最紧要的事情,于是她多方联系,将孩子寄放在同学家里。
在核酸检测现场,她主要负责用手机扫描健康码。因为人多量大,很快,手机就没电了,只能托人找来充电宝,一边充电一边扫码。因为长时间举着充电宝和手机扫码,4个小时后,双手酸软无力、甚至开始发抖。为了确保尽早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她咬着牙一直坚持到晚上8点,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当天,她一共采集1500多份信息。第二天清晨5点过,黄丽又出现在了核酸检测现场,她说:“关键时刻站出来,是一名党员的责任!”
△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党员坚守在眉山东站出站口开展入眉人员查验
“我是党员志愿者,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9月30日一大早,市水利局党员杜荣祥就前往东湖社区办公室报到。
“太欢迎了!你有疫情防控的经验吗?能长期参与吗?我们统计下好分配工作。”
“我在驻村期间长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录入、政策宣讲、体温测量、引导秩序、卡点值守等工作都熟悉,静态管理期间我每天都能参加。”
从当天中午开始,杜荣祥就穿好“大白”,全副武装扎进全员核酸检测中负责信息录入。此后每天清晨五点半,他就准时出现在社区门口,一起搬运防疫物资、搭建核酸检测点。到中午结束时,负责信息录入的他才能脱下满是汗水的防护服和手套,才能喝一口甘甜的矿泉水,晾一晾湿透的衣衫。
从乡村振兴战场到抗疫战场,杜荣祥自如切换。像他一样,在不同阵地、不同场景下奋力抗疫的机关党员还有很多。
9月30日下午,从单位值班回到小区的市应急管理局综合科党员李杰主动报名参加小区志愿服务——夜间值班。门卫大叔劝他说:“小李,你们单位工作任务重,还是回去休息吧。”他说:“叔,正是因为我是应急干部,对于值夜班我有经验,也习惯了,让我来吧。”说着,李杰接过志愿者袖章在小区开始了工作。他一边苦口婆心地劝回个别在小区散步的居民,一边挨家挨户询问大家生活有什么困难,特别是对一些老弱病残的住户开展上门服务,帮助他们购买食物并送货上门。
△应急管理局党员参与小区值守到深夜
“我家里的药吃完了,手机上又查不到核酸报告,不能出小区,怎么办呢?”9月30日上午,旭光小区居民王婆婆焦急地来到小区入口处求助。
“阿姨,不着急,需要买什么药,门牌号是多少?我们一会出去帮您买了送家里来。”市档案馆党员李莉亲切地说。
“叮铃铃”,小区门卫值班室电话响起。值班人员说,一位八十多岁的大爷独自居住,下不了楼,家人在外地,想请志愿者帮忙买饭买菜。
“请记录下大爷的信息,忙完这阵我去帮他买回来。”旁边的志愿者张俊良说道。
张俊良和李莉是夫妻,自静态管理以来,他们就一直坚守在志愿者队伍当中,耐心细致地宣传防疫政策,为有需要的居民代买药品和生活物资,以实际行动践行职责使命。面对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与感谢,他们总是说:“身为党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疫情发生以来,市直机关居家办公党员始终走在前、作表率,倾情参与小区(社区)疫情防控:他们当中有连续5天坚守一线的,有带病坚持志愿服务的,有推迟婚礼的,有夫妻双双上阵的……虽然他们年龄不同、工作地点不同、服务内容不同,但作为机关党员,在疫情面前,他们都牢记党员的职责和使命,毅然选择站出来、顶上去,充分展示出机关党员的良好形象,用信仰之光照亮抗疫征程。
△市档案馆党员李莉及丈夫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市住建局机关党员协助开展核酸检测
来源丨市直机关工委 黄桂云 眉山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周坤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