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生态环境这十年•丹棱篇丨治水改土斩穷根 好山好水好幸福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2-10-10 17:10:34

责任编辑:杨熹


老峨山澄怀湖。罗雅棱 摄

老峨山澄怀湖。罗雅棱 摄

土墙青瓦次第排,青青石板通幽来;朵朵银杏铺满山,颗颗红橘映笑颜。这是丹棱县幸福古村的幸福容颜。

“好男不留穷山窝,好女不嫁幸福村”,这句谚语是长久以来贫穷落后的幸福古村的真实写照。曾经,幸福古村因交通不便,人居环境条件差,收入低,是丹棱县的贫困村。年轻人不愿待在家,而选择外出务工,致使幸福古村住户逐年递减到67户213人。贫穷落后的幸福古村与其村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幸福古村群众时刻憧憬着属于自己的小幸福。

《水墨乡村》。彭泽亮 摄

水墨乡村。彭泽亮 摄

怎样找到群众的小幸福?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的决策部署,在丹棱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幸福古村因地制宜,创新举措,以实施厕所革命等“六大行动”治理破题,有效解决农村环境突出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再展新风貌。目前,幸福古村卫生厕所、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覆盖治理率均实现100%。在此基础上,当地逐步形成以苍翠的山林为基调,以石文化为根基,以民居、庭院、古道、古树、古桥、奇石景观为代表,千年银杏、“龙抬头”、“鹰嘴崖”、清代石拱桥“赵桥”、“大寨梯田”、“盐铁古道”生态资源、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交相辉映的网红打卡地。先后获评全国特色村庄、全国绿色村庄、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高山云海入画来》。刘雪琴 摄

高山云海入画来。刘雪琴 摄

如何守住群众的小幸福?为增加后续发展动力,幸福古村不断改革创新,通过管理运营、盘活增值、谋划储备、引进提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1万元,通过“公司+专合社+农户”,农村通过房屋出租、产业增效、劳务服务、经营收入、定期分红实现五重收益,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375元。幸福古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经验荣登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国推广。2022年,幸福古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

从穷乡僻壤到幸福之乡,丹棱县幸福古村的蝶变正是丹棱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丹棱县紧紧围绕“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全国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燕利 见习记者 邹波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