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最新进度来了!今年上半年,眉山市20件民生实事推进顺利→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3-07-20 16:55:13

责任编辑:杨熹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今年以来,我市各部门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在城市更新、扶残助残、“一老一小”、就业创业等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出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记者从市民生办获悉,截至6月底,2023年全市 20 件民生实事120个项目中,30个项目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占项目总数的25%;90个项目推进顺利、达到时间进度要求,占项目总数的75%。

一件件百姓热切期盼的实事正逐渐成为现实,将这座城市勾勒出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温暖”模样。

放心!城市提升有速度

近日,走进眉山城市新中心(一期)18 条市政道路项目文定街东侧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沥青摊铺机徐徐前进,压路机在冒着热气的沥青路上来回行驶,沥青路面的摊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眉山城市新中心(一期)18 条市政道路项目的施工现场一角。

据悉,该项目首段路面沥青已顺利摊铺,这也标志着该项目进入路面施工的全新阶段,为实现全面通车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项目部提前筹划,合理安排工期,科学组织施工,严格把控摊铺温度、摊铺厚度、碾压遍数、平整度等技术参数指标和质量控制标准,为沥青面层顺利摊铺提供技术支持。”该项目负责人向庆祥介绍道。

据悉,眉山城市新中心(一期)18 条市政道路项目是2023年全市20件民生实事120个项目之一,施工内容包含道路工程、桥涵工程、给排水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照明工程、电力及通信排管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是连接东彭片区的又一东西干线。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力缓解既有道路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区位优势,促进东彭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太和老镇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改造提升项目建设现场。

眉山城市新中心(一期)18 条市政道路项目的建设只是我市加快推进城市能级提升的一个缩影。截至6月底,太和老镇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改造提升项目正进行房屋改造修缮、市政道路建设等;城市新中心体育公园主体工程建设正进行网球场周边步行道路和堆坡造型施工;太和公园主体工程建设正进行桥梁、地下室防水施工;城市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建设正进行地下室施工。

在城市改造提升方面,截至6月底,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55个,已完成209个;中心城区阜成路、一环南路、前程路、锦绣大道等8条市政道路改造建设已完成2条;桃园路、红星路、环湖路等13条市政道路已全部开工;主城区8条街道立面和小北街西区已完成改造;小北街东区完成地下管网改造,正在进行风貌改造施工准备工作;19公里雨污管网改造已全部完成;54公里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已完成28.5公里。

暖心!困难人群有帮扶

7月18日上午,走进位于东坡区文安路一段的眉山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改建项目现场,宽敞明亮的大堂、干净整洁的楼道、舒适宜人的病房让人眼前一亮。据悉,该项目是2023年 20 件民生实事120个项目之一。“为了让我们的残疾人朋友有一个好的环境来进行康复治疗,自去年12月开工以来,我们便加班加点赶建设,目前A栋内部改建工程已完成。”康复中心负责人彭洪表示,目前A栋正在进行内部空调安装、调试设备等工作,预计7月底具备使用条件,届时,该中心的服务承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改建完成的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也纳入了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中。“厕所添置了扶手,改造了冲水马桶,楼梯旁增加了无障碍通道,生活上方便多了!”同日下午,来到青神县万沟村的一户人家中,村民石银安对于改造过后的房屋感到十分满意。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337户。

截至6月底,在扶残助残方面,所有项目均推进顺利:残疾人证应办尽办,已为340名困难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残疾评定补贴;为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35307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43438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集中(居家)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2117名;为3159名残疾人适配亟需的基本型辅助器;为313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照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落实民生实事政策和暖民心行动,着力解决好残疾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残疾人获得感更足、幸福感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在困难群众救助方面,已救助75642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4874.72万元;结对帮扶脱贫户6000户;对6550名省级及以上建档困难职工、特困企业职工、农民工等开展了送温暖行动;为困难群众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咨询1万人次、法律援助案件服务1678件。

贴心!“一老一小”有保障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做好“一老一小”的服务保障关乎着民生,连接着民心。

“爱邻学堂”暑期托管班内,同学们正在认真学习。

“婆婆,我们又来给您服务了,近来身体可好。”近日,在眉山天府新区高家镇金河村103岁老人王淑云家里,由眉山天府新区社会事务局聘请的第三方工作人员正在给老人测血糖、量血压、剪指甲。

数据统计,截至6月底,市民政局共为60周岁以上的困难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困难家庭高龄老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28612人次,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康复护理指导、健康风险指导、心理支持和就诊转诊建议等服务8775人次,温暖贴心、触手可及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悄然走进百姓生活。

7月15日,在青神县青竹街道花园社区的“爱邻学堂”暑期公益托管班内,大学生志愿者张良彬正在为孩子们讲授爱国主题教育课程。

“公益托管班旨在解决社区困境儿童、双职工家庭暑假期间‘看护难’、家长负担重等问题,更是让孩子们能够度过一个安全、愉快、有意义的假期。”“爱邻学堂”负责人李晶说道。

儿童关爱保护方面,截至6月底,已打造完成未成年人示范保护站点5个,在建5个;实施“快乐家”困境儿童宜居改造,完成53户,在建57户;精准关爱重点未成年人 2071人。

“我们始终聚焦老有所依、幼有所育,深入推进‘一老一小’健康服务,持续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着力筑牢基本民生保障之基,让‘一老一小’的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眉山市第一托育园内,巡园医生正在给小朋友检查牙齿

在托育照护服务方面,截至6月底,已建成1个公办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新增托位90个,在建4个;建成2个街道(中心镇)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新增托位80个,在建5个。

安心!就业问题有答案

“我们将信息推送到医保局后,您就可以开始给孩子交医保了。”7月20日,在东坡区崇礼镇光华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周莉正在为居民讲解医保办理事项。

“我今年43岁了,之前找工作因为年龄的原因,被许多企业拒之门外。”周莉说,无奈之下,她找到社区工作人员寻求帮助。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周莉的具体情况后,按照政策规定,对她进行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并推荐至公益性岗位工作。“现在我的这份工作,单位会为我们购买保险,每个月的工资也能够保障基本生活,我非常感谢他们!”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据悉,今年以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紧盯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多点发力开展精准帮扶,努力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

在就业创业促进方面,截至6月底,共组织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575人次,开展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143场;建设农民工综合服务站163个;为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创业担保贷款6742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5682个;促进城镇新增就业2.12万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1.3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38人。

“接下来,我们将认真梳理总结半年推进情况,进一步查漏补缺、压实责任、抓实调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人社局还将开展一系列暖心就业服务,进一步强化职业指导、技能培训以及政策保障,通过持续打好政策宣传、精准拓岗、加快招录、网上招聘、暖心指导、重点帮扶等“组合拳”,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千方百计地为求职人员创造就业创业的机会,合力构建“立体就业通道”,切实提高就业供需对接效率,为求职者高质量充分就业创业“职”引未来。

人民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接下来,市民生办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持续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的跟踪督查,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严格按照‘两书一函’制度提醒敦促、要求整改、进行约谈,严格按照目标绩效管理办法逗硬考核奖惩,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市民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欣谚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