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23-08-22 16:29:55
责任编辑:杨熹
今年8月25日是全国第七个残疾预防日,主题是:预防先天残疾,守护美好未来。说到残疾预防,大家了解多少?国家对残疾预防都有哪些举措?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积极预防残疾呢?本期《守护成长 丫丫有话说》邀请到眉山市儿童康复中心的儿童康复治疗师周洁一起来关注“残疾预防”这个话题。
Q1
什么是残疾预防?有何意义?
【周洁】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各种致残因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避免个人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的丧失或者异常,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我国残疾人的数量每年增加近百万,残疾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健康和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残疾预防工作,就是为了减少残疾发生,减轻残疾程度,控制残疾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针、策略、措施等。
做好残疾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人角度说,是保护健康,改善生活质量。健康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生活中都处于功能良好的状态,只有有效地预防残疾,才能保护我们得到真正的健康。良好的身心功能状态,才能在个人生活、家庭关系、社交活动、职业工作、精神和心理状态等方面处于应有的水平。因此,保证生活质量,就要积极地预防残疾。
从社会层面讲,残疾不但损害了劳动生产力,而且还要国家和社会投入大笔资金用于残疾人的医疗康复和福利工作。积极开展残疾预防,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
Q2
我国残疾预防包括哪些内容?
【周洁】目前国际和国内对残疾都采取了三级预防措施。
第一级预防是有效预防疾病和致残性伤害的发生,需要通过免疫接种、咨询及指导、预防性保健、选择健康生活方式、重视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安全防护等措施得以实现。
第二级预防是防止疾病和伤害导致残疾,需要通过早期筛查、定期检查、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早期医疗干预、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得以实现。
第三级预防是防止残疾发生后出现更严重的残障,需要通过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适当的护理等措施得以实现。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第一级预防是让人们不得病,不受到伤害。第二级预防是一旦患病,也不要导致残疾。第三级预防是即使残疾了,也要想方设法不要造成障碍或减轻障碍。
Q3
怎样才能避免发生先天残疾,该如何积极预防?
【周洁】
残疾分为先天性残疾和后天性残疾。导致先天性残疾的常见原因有近亲婚育,遗传因素,子宫内发育缺陷,父母有吸毒、吸烟、嗜酒等不良行为,妊娠期患某些疾病、服用不当药物,生产中胎儿缺氧、损伤等。后天性残疾也称获得性残疾,导致后天性残疾的因素主要有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脑炎、臂丛神经损伤、脑中毒、颅内感染、精神疾病等;意外伤害可以导致残疾,如脑外伤。
我们身边常见的致残原因有遗传和发育因素、环境和行为因素、伤害与疾病因素三大类,这三类因素交叉作用,造成残疾。为避免发生先天残疾,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我们可以这样做:1、男女双方在结婚前应积极到医疗机构进行婚前医学检查,重点针对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以及其他影响婚育的疾病进行咨询、检查和指导。这样做不仅是对结婚对象负责,也是对下一代负责,避免宝宝出现先天性疾病致残。
2、计划怀孕的夫妇应当接受孕前优生检查并做好备孕的各项准备。有计划地怀孕能做到有意识地避免有害因素和环境对自身的伤害,规避生育风险。比方说,备孕的男女双方在计划怀孕前3-6个月应到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检查。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可能影响孕育的风险因素并积极干预,了解夫妻双方的健康状况,给予健康指导,选择合适的时机怀孕。备孕期间,备孕妇女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服用一些叶酸或者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同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要保证足够和均衡的营养以及运动,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医学保健等。
3、宝宝出生后要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在新生儿临床症状未表现之前,进行筛查、诊断、并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儿童体格、智能发生不可逆的损害。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道健康“安检”,此项筛查对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4、一旦发现自家孩子身体出现残疾,需要介入康复治疗时,应及时向当地残疾人联合会申请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让孩子尽早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早治疗、早康复、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结语】残疾风险伴随着每个人,先天获得、慢性病缠身、精神疾病、意外伤害等每天都与我们擦肩,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而采取适当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多数残疾的发生。我们只有积极预防先天残疾,才能为孩子守护美好的未来。为了避免出现新生儿先天残疾,父母应该积极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定期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产前筛查等,尽量做到优生优育,避免给孩子落下残疾。
如果你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权益保护等方面有什么问题,欢迎在线留言,《守护成长 丫丫有话说》将为你解答。
END
协办单位: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眉山市妇女联合会
眉山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特别鸣谢:
眉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眉山市儿童康复中心
来源 |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鹏 余毅 整理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421730596@qq.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