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眉山新闻

生态之美与民生之福交相辉映,青神用实践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闻来源:眉山市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08-19 10:20:52

责任编辑:徐茜


2025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回望走过的路,青神县用生动的实践诠释了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让生态之美与民生之福交相辉映。



生态筑基

坚定守护“青神绿”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玻璃江即岷江,从成都至眉山顺江而下流入青神。近年来,青神县树牢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践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岷江流域水质保护,系统推进美丽河湖建设。

图片

图源:森林眉山


青神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大的财富,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4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实现“五降两升”,PM2.5平均浓度和改善幅度均排名全市第1位,综合指数在全省183个县(市、区)中排名95位,同比提升20位。


生态底色好,珍稀物种也“常来常往”。截至目前,岷江流域(青神段)内记录到淡水水生野生保护动物63种,鱼类占48种,岩原鲤、中华鮡等濒危鱼类在此“定居”。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萤火虫在此“栖居”,青神现有12个种类的萤火虫,其中3个为稀有品种,51处萤火栖息地,是全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萤火虫生态区。


图片

图源:森林眉山


“县域内相继调查发现的四川新记录凤尾藓、新命名的‘眉山报春’‘青神萤’都是绿色生态、美丽青神的最佳代言人。”青神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惠民共享

生态红利获得感


在青神,生态红利正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湖面波光潋滟,两岸绿树成荫。当下的唤鱼公园,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点缀着青神滨江新区。


图片


青神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潜心雕琢城市梦想,既锻造“城市筋骨”,又疏通“毛细血管”;既保留城市特色,又承载市民记忆;既延续老旧情怀,又定格浪漫情缘。


腾出600亩沿江土地建设唤鱼公园,成功安置1200余户居民和25家企业,曾经破败残旧、垃圾乱堆、内涝和雨污直排并存的街区,华丽蜕变为出门见景、行路见荫、众人追捧打卡的“网红公园”。


净化“水之源”,通过实施引岷入城、活水净化工程,形成上下贯穿、水域连通、环保生态的自然水景观,园内种植了2000余种生态修复植物,水域面积达150亩,日净水10万立方米。


图片

图源:森林眉山


如今,青神湖、汉阳湖2个万亩平湖,4条穿城生态水系托举起青神的诗意;80里岷江串联起江湾神木园、中岩寺、汉阳湖等生态廊道;新建的367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100多万亩的水生植物、39平方米的人均绿地面积、48.8%的森林覆盖率和7个主题公园持续释放生态“红利”,与民共享。


点绿成金

激活发展新动能


8月7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拉开帷幕,由青神竹编编织而成的奖牌盒,在这场运动盛宴上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图片

图源:森林眉山


青神竹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名扬世界,助推青神成为“国际竹编之都”,并先后荣获“全国版权示范基地”、全省首个国家竹编产业示范园区、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等殊荣40余项。


除此之外,生态价值转化还为青神带来更多可能性。


“萤火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青神依托萤火虫资源,建立萤火虫艺术馆,推出了“青神萤宝”等文创产品,全方位打造“萤火虫”旅游IP,全体系打造独具特色的“萤火经济”,先后被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央级媒体聚焦报道。


“水域经济”增添城市魅力。青神聚力打造岷江旅游文化示范带,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立足“一江两岸”绿色发展优势发展“水域经济”,桨板赛、龙舟赛等活动精彩纷呈,火爆出圈。


图片

图源:森林眉山


眉山融媒记者:古良驹 通讯员:陈甜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网站支持IPv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028—38166899 网络侵权举报电话:028—38166899 举报邮箱:346536593@qq.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