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三苏祠修缮成果如何 400名市民代表提前“踩景”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4-09 08:27:32      

责任编辑:


“外观更精神,内涵更丰富” 
 
眉山网记者 张玉 文/图
 
 
市民代表参观三苏祠博物馆。 
 
 
市民代表参观三苏祠纪念馆。 
 
“再次走进三苏祠,感觉还是那样的熟悉。但置身其中,又能发现很多亮点,让人耳目一新。规范地展陈也让三苏文化魅力大增。”昨(8)日,作为市民代表的王雪梅在参观了经过修缮的三苏祠后激动地说。据悉,为了更好地做好开馆工作,当日,三苏祠博物馆邀请了近400名市民代表进入三苏祠、三苏纪念馆参观,体验修缮一新的三苏祠新貌。
 
当天早上9点左右,三苏祠博物馆南大门就聚集了不少应邀前来参观的市民。对于能在正式开馆前一睹三苏祠的风采,大家都非常兴奋。上午9点半,代表们自觉排队跟随导游先后参观了三苏祠博物馆、三苏纪念馆。
 
代表们徜徉在三苏祠里,仔细观看了古香古色、美轮美奂的古建筑;沿着蜿蜒的石板路欣赏了三苏祠园林,此时正值海棠花开之季,微风吹过,片片花瓣飘落在草丛和流水之中,大家被眼前这落红成阵、缤纷飘拂的美景所陶醉。
 
“三苏祠的变化太大了!古建筑还是我熟悉的样子,但明显比以前‘精神’多了;环境也大为改善,水是清澈见底,漂亮极了。”市民代表彭静玲就住在三苏祠附近,以前经常到三苏祠里玩耍,再次进入三苏祠参观,她说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有不少地方让我没有想到。”
 
市民代表赵汉杰也有着和彭静玲同样的感受。70岁的赵汉杰以前几乎每天都要到三苏祠里游玩,这次的参观让他十分感慨:“以前的三苏祠园林环境很差,有时还很脏乱,现在的三苏祠园林可谓一步一景,十分漂亮,也很有文化内涵。”
 
随后,代表们又来到三苏纪念馆参观。“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呼啸而至,在这危急关头,苏轼舍生忘死,率领军民疏浚河道,抵御洪水……”在三苏纪念馆里,代表们感受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通过新颖的展陈理念,三苏父子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等一一展现开来,大家对三苏父子的了解也逐步深入,其中场景化的表现形式最让人印象深刻,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苏轼“徐州抗洪”的故事也得以完美展现。
 
不少代表参观完三苏纪念馆后,纷纷表达了对纪念馆的喜爱、赞美之情。“整个展馆,动态感十足,其运用高科技的元素,将场景融合,格外吸引眼球。”市民代表萧艳说,她一走进馆内,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随即用手机记录下了三苏纪念馆的新面貌,以便带回去和家人朋友分享。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