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今年一季度 仁寿县4785名贫困群众脱贫

新闻来源:      

更新时间:2016-05-09 09:16:00      

责任编辑:


脱贫使巧劲“授人以渔” 攻坚出重拳“摘贫困帽”
 
今年一季度,仁寿县4785名贫困群众脱贫
 

产业园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辜旭丹 眉山网记者 郭侨 文/图
 
5月6日,72岁的残疾人王树云和老伴在仁寿县彰加镇的家里看电视,悠闲地享受下午时光,他还清楚地记得去年到仁寿县城买电视的情景。那天下着小雨,他坐车到仁寿县法治广场,一场“爱心助残回民公益”活动正在进行。他同全县5万多名残疾人一样,凭借面值500元的代金券在活动现场购买指定家电,并由爱心企业统一送货下乡。
 
近年来,仁寿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奋力推进仁寿国家级全域天府新区建设、积极争创全省多点多极支撑示范县的征程中,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着力补齐短板,决胜脱贫攻坚。“十二五”期间,该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达18.6亿元,完成脱贫解困20.94万人,年均减贫4.1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15%下降到2015年的2.8%,年均下降2.44个百分点。今年第一季度该县4785名贫困群众脱贫。
 
2015年以来,仁寿县立足属于插花式扶贫区域实际,按照“三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要求,全面实施“五个一批”行动和21个专项扶贫工程,全年完成20309人脱贫、84个市定贫困村摘帽。到2017年,该县54281名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146个市定贫困村将全部“摘帽”,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扶贫助困 谋求发展
 
5月5日一早,仁寿县清水镇石鼓村6组村民徐名章赶着8头羊上山吃草。两年前,他守着家里的病人,贫穷得几乎揭不开锅,如今,靠村上的扶持与政策贷款,借助脱贫攻坚的东风,徐名章的生活有了不少变化。
 
在石鼓村9组,王明军在羊圈里打扫卫生。通过政策贷款,王明军养殖了23只羊。石鼓村党支部书记雷金平为他算了一笔账,一只羊的贷款是1000元,一年后能卖到3000元左右,除开劳务费和饲料等,一只羊一年最少赚1000元左右,23只羊就能带来两万多元的收入。
 
“到今年年底,我们村21户贫困户43人将实现全部脱贫。”雷金平说,除产业脱贫外,村上还给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近联系了工作。
 
仁寿县坚持把发展种养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短平快的致富项目,加快脱贫步伐;鼓励和引导农村种养殖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农民务工,增加贫困户土地租金收入和务工收入。2015年通过发展产业带动2000户贫困户6300人成功脱贫,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
 
仁寿县围绕精准做文章,在产业谋划、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上有的放矢,脱贫的硕果正在生根发芽……依托涵盖一二三产的8大产业园区,加快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贫困人员就业,2015年,帮助4446名贫困农民就业。2015年,该县8311名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政策兜底,今年内将实现符合条件的2.6万余名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政策兜底。建立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并通过医保缴费扶持、民政二次救助等扶持措施,提高贫困户医疗报销比例,帮助贫困户减轻医疗负担,进一步缓解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2015年该县累计补偿医疗救助资金2500万元,医疗救助贫困病人6802人。
 
依托实际 统筹安排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哪个部门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的。仁寿县以统筹安排为原则,在扶贫资金使用上精准发力,出台《关于加强脱贫资金统筹整合的意见》,注重涉农项目政策与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任务的有效衔接,强化资金到村到户到人,增强脱贫对象发展能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15年整合投入涉农项目和资金14.4亿元用于脱贫攻坚。
 
截至今年3月底,在仁寿县双堡乡要武村“第一书记”郑建良和村干部们的共同努力下,借助精准扶贫的东风,该村全面完成“村村响”工程;完成堰塘整治1口,新建蓄水池8口;完成“双石牌坊”周边文化路、文化长廊、河道整治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道路建设硬化3公里。
 
以要素保障为重点,仁寿县在夯实发展基础上精准发力。一是以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为载体,2015年累计投入资金9.8亿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村组道路及入户路545公里,贫困群众出行更加方便;依托全县统筹城乡全域安全饮水工程,完成56个贫困村供水管网建设165公里,该县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喝上安全水、健康水,实现城乡居民饮水同网同质同价;新建308个信息村,新建基站400个,全面覆盖568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基本实现村村有宽带、户户有电视,贫困群众获取农业信息、学习农业技术、了解用工需求等成本进一步降低。二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村容村貌整治,加紧完善文化广场、幼儿园、村级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把贫困村逐步打造成幸福美丽新村,目前该县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89个,到2020年,该县90%以上的行政村将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爱心汇聚 合力帮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清水镇大坡村“第一书记”唐贤军说:“帮扶过程中不能只给东西,一定要教会他们本领,村民没有技术就教他们技术,没有产业就帮助他们发展,让他们明白,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不能产生‘坐、等、靠’的懒惰思想。”
 
据悉,仁寿县针对不同扶贫对象的接受能力,2015年开展种养殖业、月嫂等免费实用技能培训2178人次,有效提升扶贫对象就业创业能力。深化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按照驻村帮扶全覆盖要求,切实做到“五个一”帮扶,即每个贫困村1个驻村帮扶组、1个联系单位、1名科级以上联系领导、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1名帮扶责任人。该县共选派146名第一书记、393名驻村干部脱产到146个市定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包干完成脱贫任务,并将履职情况纳入考核和任用管理的重要内容,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第一书记”和工作组就不撤出。
 
仁寿县积极筹建扶贫开发协会,妥善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自发参与脱贫攻坚事业,构建全社会合力帮扶的大格局。社会企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百企联百村”、“栋梁工程关爱贫困学子”、“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和“扶贫志愿者行动”等公益活动,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资源开发,吸纳贫困对象就业。支持民办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服务、司法援助、专业人才支持、扶贫募捐等方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2015年通过举办“扶贫日”宣传活动,向社会企业、团体募集到扶贫资金300余万元,通过栋梁工程帮助55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