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网记者 郭侨 文/图

陈琳为顾客介绍产品。
几年前,大学生创业,或许还很“小众”。可如今,创业的热潮已涌入高校校园。虽然大学生创业的路上荆棘丛生,但他们不服输的劲头和青春的活力是他们的优势。有想法、敢冒险、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是仁寿县大学生创业代表陈琳给人的第一印象。她身上的那份执着和坚守,让她在创业的路上一步一步走得更远更好,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脚踏实地 从一点一滴做起
“你好,请随意挑选,有看上哪一个需要我拿给你吗?”4月22日下午2点半,陈琳正在仁寿县广电街的手机销售店里招呼顾客,面带笑意,语气温柔。
今年28岁的陈琳大学时就读四川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因和丈夫认识,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虽然专业不对口,但大学让我拥有了更加开阔的思路和眼界。”陈琳说,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让她明白要想做好一件事情,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毕业后,陈琳就和丈夫一起,开始从事电子通讯产品的销售工作,最开始只有一间窄窄的小门面,靠着诚信经营,渐渐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为了扩宽销售渠道,陈琳与丈夫商量后,决定不单单只从事零售,开始向批发的领域进军。从事批发需要囤货,陈琳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还向父母借了一笔钱,拥有了启动资金。最初,因为没有客源,陈琳一家一家地上门推销,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最多的一家顾客,陈琳上门推销了十多次,终于用坚持打动了对方。
“有时候去洪雅县推销,光是开车来回就是半天,费时费力,但为了打开销售渠道,每种方式都应该尝试一下。”陈琳深有感慨地说,2015年12月,通过当地公司引进,有机会去洪雅县开拓市场。一个项目在一个小地域范围更好掌握,而当它真正走向更大的地域范围时,路反而是越来越艰难,在宏观的基础上要开始考虑很多小的细节布局。而陈琳也在问题中不断提高自己,包括个人能力、管理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都需要加强锻炼。
放眼未来 打造销售新平台
在陈琳的努力经营下,她注册的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从一间门市的家庭式经营到现有10多名员工的连锁经营,陈琳的创业路越走越好。公司成员各司其职,优势互补,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创造力的创业激情投身于工作中。“团队在不断扩大,但在这期间,也有人走了,也有人继续留下来,都是各自的选择。”陈琳说,但首先是要自己脚踏实地地把事情做好,后面才会有人追随,一起打拼。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陈琳并不满足线下销售。经过长期的摸索筹备,陈琳建立了一个适合眉山人的网上购买平台。大到电脑和数码相机,小到数据线和U盘等,购物平台上的电子通信产品应有尽有。
“我们承诺在眉山范围内24小时送货到家,价格和网上所有同样产品几乎一样。”陈琳说,每一步转型都得经过深思熟虑,和其他大型购物平台相比,她的平台最大的优势便是能提供快捷方便的售后服务,让顾客能安心购买。
“越努力,越幸运。我都是积极面对生活的,其实生活中时时都会冒出一些小惊喜,你懂得把这些小惊喜放大,它们就是一个小成功。”陈琳一边说着多年的创业经验,一边为网上营销的宣传制作不同的方案,她认真而安静的样子在阳光下投射出了美丽的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