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
  • 站内

当前位置:

眉山新闻网

>

新闻

>

微信精选

劳模毛树明:心系农田的农艺师

新闻来源:眉山网      

更新时间:2016-05-12 08:56:24      

责任编辑:


眉山网记者 杜沁莲 文/图
 

毛树明(中)和同事深入田间走访。
 
作为四川现代粮食生产示范基地中的丘区代表之一,仁寿县近年来不断提升科技贡献率,把高产创建、科技增粮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项目区粮食良种率、新技术推广率均达到了100%。成绩的背后,站着一群默默奉献的“标兵”,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和见证着仁寿农业的发展,现任仁寿县农业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毛树明就是其中之一。
 
1984年,18岁的毛树明在仁寿县禾加区(现禾加镇)任农技员。工作期间,如何为群众带来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是他最常思考的问题。
 
“当时的仁寿,虽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但农业技术这块却相对落后,村民到了收获季节也没过多的奢望,只求能果腹就好。一代代延续下来的耕作模式成了模板,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新耕作方式,就是怕失败后饿肚子。”毛树明回忆说,“没人愿意,我就带头做,只要我做好了,大家才会看到希望。”
 
随后,在推广水稻“半旱式”种植模式的进程中,毛树明率先在十几亩推广田里搞起了示范。“‘半旱式’种植需要将旱地里的秧苗连同泥土移植到水田里,栽种一亩水稻花费的工夫也成倍增长,村民没接触过这样的种植模式,也不愿意帮忙,什么都得靠自己。”毛树明说,“当时虽然累,但也咬牙坚持了下来,为的就是让大家看到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成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毛树明的精心管理下,示范田取得了丰收,亩产水稻要高出该县平均水平近百斤。看到新技术带来的实效,当地农民也开始接受起了新的耕作方式。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毛树明因势利导,抓紧普及新技术,到1996年调任仁寿县农技站站长时,禾加区成为该县水稻新技术种植的示范点,水稻产量在该县领跑至今。
 
抓粮食生产和技术推广、科技培训、搞示范,深入农村调查了解粮食生产情况,与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一起讨论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准确把握该县农业发展方向、扎根农村……这些成了毛树明30余年工作的全部。
 
这期间,毛树明为仁寿县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标兵县称号、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个人也获得了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四川省丰收奖”二、三等奖、“项目研究进步”一等奖,还先后被授予了“眉山市第三届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四川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仁寿强力实施全域天府新区战略,加快承接成都市农业产业转移步伐,全力打造成都农副产品配送基地,该县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得到提高,看着仁寿已经走上了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发展的转型之路,毛树明也颇感自豪,“仁寿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在此过程中,我也不能停下手中的工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尽己所能,做好眉山市枇杷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后续工作和粮食产业、农业信息、产业扶贫等工作。”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蜀ICP备09029749号-1 眉公网备:5114000200001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川)字第115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网友在本站发布的信息与本站无关或者不代表本站观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80003 联系电话:38166855 邮箱:msxwwb@163.com

川网公安备 51140202000199号

分享到